第十一届中国灾害史年会暨“灾害史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
2014年11月15日至16日,第十一届中国灾害史年会暨“灾害史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承办,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湖南、广东、云南、新疆、甘肃、黑龙江等地高校和研究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高浣月教授在开幕式上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她同时指出,历史学具有对现实问题的借鉴作用,而灾害史研究正可以积极地发挥史学研究的这种功能。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张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耿庆国也分别为开幕式致辞,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图1 第十一届中国灾害史年会开幕式
此次灾害史年会的主题是“灾害史的理论与方法”的探讨。整个会议分主题报告和分组报告连个阶段进行。在大会主题报告中,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高建国研究员做了题为“自然灾害是防灾减灾的原动力”的报告,他指出,自然灾害史地球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自然灾害防治与救助的原动力来自于自然灾害本身;中国人民大学夏明方教授做了题为“灾害人类学——中国灾害史研究的范式转换”的报告,他认为,自古迄今中国灾害的认知经历了从“入魅”到“脱魅”再到“返魅”这一范式的转移,并指出对灾害学理论的深入探讨,能够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融合,有助于推进生态系统分析方法在灾害史研究中的贯彻和运用;北京师范大学方修琦教授做了题为“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与适应的研究”的报告,他从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方面总结了过去2000年中国社会经济序列重建、典型温暖和重大气候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人类适应暖期气候的过程等的研究趋势,并提出了个人的研究方案;南开大学余新忠教授做了题为“新文化视野下的史料探论:以灾荒史为中心”的报告,他强调,一个新的史学思潮的形成和实践,往往是通过更新有关史料的认识和运用方法而得以实现,新文化史作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重要新史学流派,其在对史料的认识和运用上也自有独特之处,并将对推进当前中国是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十场分组报告中,与会专家学者从多个学科层面广泛讨论了中国各地区、各个历史时期、各类型灾害的特征、成因、时空变化,以及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等问题,极大地丰富了此次会议研讨的内容。此外,与会专家学者通过理论与方法的的创新和运用,积极克服史料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新的历史认识。从探讨的内容来看,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及研讨主题和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灾害史研究的趋势,为中国灾害史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后,各分组报告主持人分别汇报了小组的报告及交流情况,并一致认为,与会专家学者在报告中围绕年会主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学术气氛浓厚,有效地实现了各学科领域的互动交流。
图2 第十一届中国灾害史年会分组报告现场
最后,夏明方教授对此次年会作会议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参会人数多,提交论文近70篇,且质量较高,极大地提升了此次年会的办会水平。他认为,与会专家学者在报告中的广泛交流与探讨,促进了国内灾害史学界的深入交流,推动了学科间的互动和灾害史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灾害史研究队伍的日渐壮大和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灾害史年会在学界的影响力。
图3 夏明方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
另外,本届年会还首次设立了研究生论文奖,选举并产生了第三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领导机构,确定了下一届年会的举办地点。
图4 第十一届中国灾害史年会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新闻来源: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作者:聂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