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师生参加首届灾害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文时间:2013-08-23

西南环境史研究所师生参加首届灾害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821-22日,由云南省社科院和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主办、云南省社科院灾害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会议主题为灾害人类学与防灾减灾的理论和实践

共有80余位国内外学者到会,不乏人类学领域的权威学者,如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Stevan Harrell教授、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系Anthony Oliver-Smith教授、原加州大学Susanna Hoffman教授、日本关西学院社会学系荻野昌弘教授、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等。收到会议论文和摘要50余篇,其中20余篇宏观性的理论研究,10余篇地震灾害的个案研究。我所周琼教授与研究生姚佳琳、刘少航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上由云南省委领导和主办单位领导分别致辞。这次会议设置了一场主旨发言和八场专题讨论,专题讨论内容有灾害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国外灾害人类学研究、少数民族观念与防灾减灾、防灾减灾与灾害应对机制研究、气候变化与灾害应对、灾害风险与政治经济、灾后重建与宗教观念、灾害史研究。周琼教授在“灾害史研究”专场作了题为《清前期“勘不成灾”及其赈济制度初探》的报告,报告内容有:乾隆朝“勘不成灾”赈济制度的创建、乾隆朝“勘不成灾”赈济的制度化及具体措施、乾隆朝“勘不成灾”赈济制度的影响。点评人重庆大学彭文斌教授认为这个报告是从新清史的角度切入灾荒史的研究,与历史学的合作应该是灾害人类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路径。

《民族研究》常务副主编刘世哲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杨正文教授、云南省社科院文学所李永祥研究员分别作了总结发言,认为此次会议给学界带来了创新,是我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会议,是灾害人类学的开始起步的标志,并发出加强区域合作、成立专门学术机构的倡议。本次会议围绕近年来灾害人类学发展的新动态,反思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探讨灾害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以及防灾减灾中人类学关怀,为灾害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下届会议将于明年3月份在重庆大学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