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8日上午九时整,“生态纽带:自然圣境与生命空间变迁”环境史高端学术论坛在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知行堂隆重举行。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校长郭广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郭广生校长代表学校对此次环境史高端学术论坛的召开和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郭校长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央民族大学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地,为祖国边疆输送人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着独特的使命和特色。
郭校长指出,参与和组织“三交”史编纂工程就是进一步强化学校特色的契机,是我校历史学科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转型升级的一次重大机遇,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报效国家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最后,郭广生校长表示,希望在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的帮助下,我们一起努力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环境史学科建设,以及“三交”史编纂工作做好,在服务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我们学校历史学科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并祝会议圆满成功。
开幕式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教授主持。主席台就坐的有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辛德勇教授,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发起人王利华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钞晓鸿教授,开幕式致辞专家对环境史研究的创新问题意识、现实价值及使命做了明确的阐释,介绍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及计划,对主办此次会议的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中国环境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承办方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交”史研究中心、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筹)以及为举办此次会议付出巨大努力的周琼教授表示感谢。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办公室、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专家代表,《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学集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社会科学战线》等著名学术刊物编辑部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审,以及人民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著名出版机构的代表也参加此次盛会。
上午十时,在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主持下,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夏明方、南京大学马俊亚、西南大学蓝勇、北京大学邓辉等五位教授在大会上做了主旨发言。王子今教授《“塞下禽兽尽”与南匈奴“北归”:汉代草原生态史考察》从“呼韩邪竟北归庭”的历史细节、“塞下鸟兽尽”则“北归”的生存史逻辑等六个方面分析汉代草原生态环境变化对南匈奴迁移的影响。
夏明方教授《江河之间:历史时期的治水工程与华夏生态一体化构建》以江河何所归、何所际、何所害、何所利、何所美论述“治水社会”,提出了关于“华夏生态共同体”研究的初步设想。
马俊亚教授《明清南河地区的国家工程与生态变迁》聚焦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段,从“苏北人工黄河之弊”、“平原水库洪泽湖”、“水下城镇-城镇鱼窟”、“洪灾与小冰期质疑”、“民众应对—躺平”等角度论述明清时期南河生态变迁的原因以及政府和民间的应对举措。
蓝勇教授《中国饮食文化演进与自然环境响应》在临近饭点之际生动讲述了中国饮食的食材食料、烹饪方法、味道味型、用餐方式等的演进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激发了在场许多师生的兴趣,蓝勇老师还热情地邀请大家到西南大学做客,许诺亲自下厨欢迎各位师友,引起会场一阵阵欢笑和掌声。
邓辉教授《历史时期永定河变迁及其对京津冀平原水系格局的影响》从京津冀平原现代地形特点、京津冀平原水系格局变化过程等方面分析了永定河在历史时期的变迁对京津冀平原水系格局的影响。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辽宁大学、日本学习院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吉首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长沙师范学院等高校数十余名环境史专家莅临会议,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陈鹏副教授、副院长盛肖霞、二级教授李鸿宾、古代史钟焓教授、历史地理教研室主任黄义军教授,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马金生、世界环境史青年学者陈林博、乌昵尔等教师参加了此次盛会并做了学术报告。
此外,《中国环境史报》等新闻媒体,校内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代表30人参加了会议。
在两天时间里,论坛进行了分组讨论,围绕“环境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与应用”、“生命地理空间变迁史的演变与影响”、“自然圣境与民族环境变迁的互动关系”、“生态纽带的重要价值与作用以及中华民族生态智慧的现代适应”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2023年7月8日14点在文华楼1326会议室进行了会场一的分组发言。上半场的主题为“自然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厦门大学钞晓鸿教授指出,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的图像资料,如何利用此类资料进行环境史研究,学界尚未专题探讨。因此钞晓鸿教授从现实环境中的物候异像、学者与画家关于黄鹂与玉兰的物候争议、清末民初的课文与插图变化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利用图像进行环境史研究,并认为图像资料不仅可以拓展环境史的史料来源,而且丰富并深化环境史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李鸿宾教授提出了自己对环境史研究的思考,即环境史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现代学术研究的产物,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产生和当代环境意识的提高是环境史作为学科存在的逻辑基础。环境作为问题存在,与生活其中的人群息息相关,“人地关系”是人们关注环境生态的一个突出表达。最后谈论了族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群在适应具体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分化,形成了“族群”和“民族”。
吉首大学终身教授杨庭硕先生认为,考虑到木本农业对环境史的影响,本身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讨论木本农业被边缘化的历史文化成因是必要的,其成因乃是受国家权力历史性选择所致,最后杨先生希望改变以往历史沉积下来的过于偏重草本农业的研究取向,推进我国木本农业的当代转型。
北京林业大学张连伟教授从中国森林史研究的进程、进路、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这四个方面,探究了森林变迁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历史。回顾中国森林史研究的历程,主要有林业史、历史地理学和环境史三种不同的研究进路,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各有不同,因此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各有特点。其中,环境史将森林作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一个要素,突出森林与整个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从经济、生态、文化等不同角度去审视森林,成为当前中国森林史研究的重要路径。
中央民族大学黄义军教授从采集原料对农业及环境的影响、烧瓷造成的空气污染,原料短缺及其应对,燃料短缺及其应对,从业人员带来的环境承载压力以及瓷业生产与传统环境观的冲突等六个方面进行汇报,讨论了古代瓷业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和调适。
中央民族大学钟焓教授指出历史上自匈奴以来直到蒙古的游牧于蒙古草原及其附近的少数民族均存在将一年中相对重要的祭祀活动安排在暖季时节(夏秋两季)进行的习俗。这种做法实际上根源于北亚的游牧民族传统上所必须遵循的特定牧业周期,其反映在游牧业生产季节上的轮换顺序就是夏→秋→冬→春或者夏-秋→冬-春,其中夏秋两季和冬春两季分别合并为暖冷二季,从而区别于农业社会生产季节的次序轮换即春→夏→秋→冬。
上半场六位专家发言后,由南开大学杰出教授王利华老师进行评议。他指出,环境史正在经历多领域开拓、更多交叉和跨越的阶段。钞教授从绘画的角度,从图像中发现中国环境史,李鸿宾教授从宏观的角度谈族群与环境的关系,一个族群如何去认知、适应环境,如何基于一定的环境形成他们的生活样态,是我们判分、追踪这个族群发展演变历史的重要路径。从环境的角度重新认识族群会得到新的认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族群的环境行为或者环境认知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多样性及其历史表现。杨老先生的文章从农业的角度,通过人如何去参与植物的生命过程,包括草本农业和木本农业,然而木本农业是一个比较大而模糊的概念,但如果我们从粮食这个角度划分可能相对来说更清晰一些。关于张连伟教授的发言,王利华教授谈及地质年代的环境变化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并提出我们应思考如何从过去研究林木的分布、林才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套路中开拓出更多的空间,从环境史的角度去展开人与森林之间的多维关系。黄老师的题目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中能量方面,首先是人类对于泥土的认知和娴熟的把握,是人主动参与自然的活动,到后来瓷器应用的广泛对环境造成了许多影响和问题,原来做环境史的群体主要是历史地理和农业史,目前我们环境史特别需要由农业领域向工业领域拓展。最后,关于钟老师的内亚环境的游牧社会的时节划分,总体来说是顺应自然节律的具体表现。换言之,即便是同一大类的生存模式,由于时空条件的变化也会呈现出多种样式,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至于特定的时节如何与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生计方式结合,则需要我们去做更多具体的研究。
短暂的茶歇过后,下半场以“民族交融与生态智慧”为题进行发言。
陕西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张云梳理了梳理西藏传统生态观的形成,包括顺应自然的生态观、改造自然的生态观,以及佛教和苯教生态观的冲突与妥协;考察西藏生态观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探讨传统生态观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乃至协调社会,促进文明演进中的价值,同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并依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分析西藏传统生态观适应时代,促成自身转型的当代变迁。
吉首大学罗康隆教授以一个苗族村落(潘寨)为案例,分析其以独特的农耕智慧建构起了自己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包括以水井为中心的聚落居住格局;沿小溪生态坝建构的两山夹一沟的农田建设;沿上坡而上的林粮间作;分散居住防治火灾智慧的守望相助;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有序重叠;以民间农耕信仰塑造的精神支柱,等等。可见,农耕知识在其历史进程中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得以形成与壮大,并随之而发生变迁,这种情形在“地方性”与“情境性”的延续中,形塑与优化了地方社会的资源配置。
中央民族大学周琼教授分析阐述了各民族因敬畏自然而特别选择、划定形成的“自然圣境”的含义,认为其是没有人为干扰及破坏,保持了最为原初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也相对完整,在生态破坏及环境灾害频发的当今,是自然生命生存、繁衍的最佳环境。同时指出不同民族的自然圣境因民族生存环境不一样,其生态环境与自然生物的类型及其生态效应,也因之不同,这就使各民族区域传统的自然圣境及其生态效应,在当代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及当代适应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及使命。
贵州民族大学杨成教授以贵州为例,详细论述了石漠化形成的三个阶段,以及石漠化与玉米的关系,指出玉米在石漠化地区存在“适应性负效应”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现,能够合理地解释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也为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做出新的阐释,同时也可为西南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贵州师范大学刘荣昆教授指出历史时期基诺族在生态安全、物质层面对森林的利用程度较高,然而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诺山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仍然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森林利用与保护的二元一体是其森林保持在较好状态的重要原因。技术层面主要包括错位、适时、适用及防火,精神层面为敬先用后,制度层面主要包括权属明确、滥伐则伐。森林利用与保护表现出较强的整体性,形成以护林为轴心的“用林——护林——用林”双向循环运转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林人共生格局。
下半场五位专家发言后,由中山大学党委常委谢湜副校长进行评议。
首先,怎么去理解宗教生活作为一种生态纽带。宗教可能是一个更宽泛的宗教的概念,包括宗教的生活,拥有宗教信仰的一些族群,社会的形态。分场报告中提到“自然神”和“生物人”怎样环境的关系里充当他们的角色,这种相互的作用究竟是一种简单的对立共生的关系还是互相包含的关系。有一些纯粹宗教教义可能是自然崇拜性质,使得他不得不崇拜,因为崇拜所以保护,然后走向节约,那么可能是一种并非是有意为之的;但也有一些可能是他过着宗教的生活同时也是一个人类的定居生活,当定居生活的时候,一个聚落或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周期里面看到他生存的资源会随着自己不节制的使用而走向枯竭的时候,他可能会用宗教式的思考来萌生出一种节约和保护的观念,同样也会对环境的变化有所感知,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环境的思考,从这种角度考虑的话,宗教生活也许可以成为一种生态纽带。从这一点上,环境史还是要具备一种跨学科的自觉,包括对之前很多已经研究的很深入的宗教思想史,宗教社会史的一些研究,还是应该有意识的加以回应。
第二点是生态纽带和生命空间的问题。当一个定居社会形成的时候,他怎样去解决定居生活与环境的关系。这里我们看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用生态智慧去解决社会问题,一种是用社会智慧去解决生态问题,这都是我们从族群的历史中可以看到的,这就提醒我们的环境史还是要做一些聚落的整体史,特别是整体的社会史不能够很偏狭,很多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社会生活方式慢慢产生我们今天归纳为生态智慧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纽带和生命空间。
第三点是自然圣境和空间变迁。自然圣境不仅是一个典范,一个拿来分析的抽象模型,它也是一个起点。很多自然圣境在社会的变迁中消亡,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环境史的角度能够给今天我们一种希望社会更美好的理性政策一些考虑的圣境问题,这种圣境不仅是一种完美圣境也包含我们过去在定居生活中人怎样去很好的适应的环境,找到一种自己的生存的方式,要不要保护这种方式,还是要不要用今天更理性的方法去改变这种方式,这些应该是从自然圣境这个问题进一步延伸下去,做更多的哲学思考。
“生态纽带:自然圣境与生命空间变迁”环境史高端学术论坛分会场二于2023年7月8日下午2时在文华楼1327会议室召开,该会场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场的主题是“生态纽带的价值与作用”,上海师范大学张剑光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院徐再荣老师分别做主持、评议人。
生态纽带是人与自然之间重要的连接点,它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作用。辽宁大学滕海键教授首先作了题为“约翰•缪尔的荒野思想及其对美国荒野保护实践的历史贡献”的报告,他梳理了美国著名荒野思想家、荒野宣传者和荒野活动家约翰·缪尔的荒野经历与荒野思想的形成,重新挖掘缪尔丰富深刻的荒野思想,特别是关于自然有机体及自然内在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文明的质疑和批判,探讨了缪尔的荒野保护运动,最后肯定了缪尔的荒野思想成为推动美国荒野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
南开大学付成双教授以“全球环境问题与传统生态智慧:以北美印第安人为中心的考察”为题,梳理了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并讨论了moder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TEK和science等等几种解决策略,之后提出了北美印第安人的传统生态智慧和应对策略,客观评述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代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国荣教授作了题为“国家安全与环境保护——以美国水土保持起步阶段的宣传为例”的报告,以美国水土保持治理为例,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政府如何向社会公众宣传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水土保持工作。
南京农业大学卢勇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从破坏到和谐: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与特色农业发展》,他探讨了明清以来的因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引发当地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但与此同时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遭遇瓶颈,当地百姓或被迫或主动进行技术革新,域内一些颇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得以形成,并逆向推动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好转。
中央民族大学陈林博讲师以“‘企鹅’词源演变与生态变迁”为题探讨了“企鹅”一词是如何成为南半球企鹅的专属俗名,论述了变动中的企鹅一词,不仅成为了北极企鹅灭绝的见证者,又为当今的南极企鹅保护敲响了警钟。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讲师乌昵尔的发言主题是《一战后英帝国殖民扩张对中东椰枣业的环境影响探析》,主要论述了英帝国对中东椰枣产地的环境条件进行了改造,可是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不仅造成了椰枣产量的下降,出现了多重环境问题,同时在非殖民化进程中也对伊拉克造成了持续的负面影响。
短暂茶歇过后,下半场“生命地理空间变迁史”接续展开,《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史学编辑室主任刘莉与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卢勇分别担任主持、评议人。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发展中心主任龚胜生教授作了题为“东北大鼠疫的传播网络及其死亡空间分异”的报告。龚教授以清末爆发的东北大鼠疫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计量分析方法和地理空间信息分析方法对传播网络和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经过龚教授分析,东北大鼠疫的传播网络呈现明显阶段性、距离衰减性、交通依赖性,且死亡人数呈现明显省域、县厅分异,表现出铁路交通的显性影响作用。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剑光教授发表了“何处是归宿:唐五代南方城市民众的墓葬环境——以扬州为例的探索”为主题的报告。张教授通过对唐五代扬州地区石刻文献的综合分析,总结扬州地区墓葬修建的距离方位,认为风水环境是影响墓址选择的重要因素。且扬州城市土地有限、人口繁密,有限的土地也影响了时人对于墓地的购买倾向和埋葬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李玉尚教授以“雍正山东天津沿海海程考”为发言主题,通过雍正年间《即墨县志》记载的一条海程内容,考订海洋环境对于渔商行船的影响,分析沿海渔商定位航行、信风利用、地标岛屿等特殊情景下的航海知识和环境认知。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金生则以“当代中国殡葬改革的地理生态视角”题作了报告,他首先指出殡葬改革源于人地矛盾,与人地关系紧密关联。他认为丧葬习俗是人类社会基于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地域文化系统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地域系统孕育不同的葬俗,而不同的葬俗也反映着不同族群对自然和自身生命及其社会关系的独特体验。因而殡葬改革的重点应该回到和谐统一的人地关系、因地制宜的创造创新以及结合人文地理的深化试点上来,从而进一步指出了殡葬改革的新议程。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史和生态文化研究室主任樊宝敏教授以“论实施大规模‘鲁农迁蒙’生态移民工程“为题探讨了鲁人迁蒙的生态移民可行性问题,樊教授首先回顾鲁、蒙两省生态不平衡性、黄河流域森林生态变迁的历史规律,进而提出鲁人迁蒙生态移民的可行措施和基本构想,从而推动两地生态均衡及环境保护。
在9日上午的闭幕式主题报告会上,北京大学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辛德勇教授的《五嶽聖山的演變與中華民族早期的核心地域》、湖北大学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教授的《水历史是什么与为什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主编周宏伟教授的《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的内生动力》、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骨架民委重点实验室主任龙春林教授的《独龙族传统生态智慧与生态适应》、郑州大学科技史研究中心主任王星光教授的《生态环境变迁与黄河文化的形成略论》等报告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在闭幕式最后的致辞环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湜教授肯定了这场成功的学术盛宴对中国环境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领域拓展、研究方法及路径深化等方面的价值及作用,指出环境史学具备跨学科的自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筹)配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规划,通过系列活动带动环境史研究,提取中国历史以来各民族的生态智慧,探究历史时期的人们通过社会机制解决生态危机的同时,也运用生态智慧来解决社会危机的经验和路径,具有重大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随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勇院长与会议主办方代表周琼教授先后致谢辞。
9日下午14:00,与会专家进行学术研讨后,为了进一步将环境史学术研究与现实生态治理、环境恢复的实际结合起来,前往永定河文化博物馆、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河水域生态修复龙泉湾参观考察和进行实地调研;在博物馆参观了“平西抗日斗争史展”、“从历史走来的门头沟”陈列展,专家们进一步了解了永定河环境变迁的历史。在永定河龙泉湾水域生态修复段,与会专家亲自到永定河边,走近河边,亲眼见到了清澈的河水,两岸碧绿的植被,看到了河流两岸生态修复的良好效果,并与门头沟水务局工作人员进行了永定河引水工程及水质改善的交流及探讨。北京大学永定河研究专家邓辉教授和中国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钞晓鸿教授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专家们对永定河引水、续水的生态影响,以及永定河源头河尾的生态整体治理、修复等问题比较关注,提出水作为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存续的重要资源,建议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应该统筹源头、水尾,区域均衡用水,不能让一个地区占用过多水资源导致其他地区的水资源处于枯竭状态,只有从生态整体来考虑及布局,水生态文明建设、永定河生态修复才能取得有效进展。此次考察,进一步为环境史与现实生态环境变迁的对话及沟通提供了契机,深化了环境史创新性研究及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供稿:郭佳慧、张晶云、彭茜璐、唐雨静、郭少妮、杨俊涛
供图:高翔、唐雨静、田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