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东西方比较视野下的环境史研究学术讨论会顺利举行

发文时间:2024-08-11

2024年8月2日至5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东西方比较视野下的环境史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山西太原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社会史研究》编辑部及山西省历史学会联合承办,会议得到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人民政府的协办支持。会议汇聚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环境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与未来方向,促进了东西方环境史学的深入交流与融合。

1 开幕式现场


8月3日上午,会议在山西大学会议中心博雅报告厅正式开幕。开幕式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峰教授主持他首先对各位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会议召开的背景、目的及日程安排。随后,山西大学副校长郝平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山西大学在环境史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与贡献。紧接着,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行龙教授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钞晓鸿教授分别发表致辞,他们强调了环境史研究的重要性,并期待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能够推动环境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2 主持人张俊峰主持开幕式


3 山西大学副校长郝平教授致辞


4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行龙教授致辞


5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钞晓鸿教授致辞


大会第一场主题报告在山西大学会议中心博雅报告厅举行。首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侯甬坚教授发表题为《陕西西安河川(含湖沼)与历史文化的叙事》的报告他的研究不仅揭示了西安地区河川湖沼变迁的历史过程,还深入剖析了这些自然变化如何影响并塑造当地的文化景观,为听众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卷。

6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侯甬坚教授发言


中国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的研究员邱仲麟教授发表了题为《盗伐、开禁与封禁——清代内蒙古穆纳山的森林政治》的报告对清代内蒙古穆纳山森林政治进行深入研究,引领我们走进了另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篇章。邱仲麟教授通过详实史料分析,揭示了盗伐、开禁与封禁等政策对穆纳山森林生态及当地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为我们理解清代边疆治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7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老师邱仲麟教授发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钞晓鸿教授以景观的错位与迷失:基于明清地方志的分析为题,详细揭示了明清时期地方景观变迁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动因。钞教授通过大量地方志的梳理与分析,展示了景观变化如何反映并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民众生活,为我们理解历史时期的景观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8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钞晓鸿教授发言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行龙教授做了题为山、水、人: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环境与社会学术报告,他的研究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晋水流域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的壮丽图景。行教授从山水环境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自然环境变化如何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为我们理解区域历史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9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行龙教授发言


大会第二场主题报告由高国荣研究员、付成双教授及周琼教授三位学者带来精彩演讲。他们分别围绕生态视角与我国的世界通史编撰、全球环境问题与传统生态智慧及AI时代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去向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与会代表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养分和启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高国荣研究员作题为《生态视角与我国的世界通史编撰》的报告他的研究旨在通过生态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编撰我国的世界通史突破传统历史研究的框架,将环境因素纳入历史分析的核心,为理解历史进程中的生态平衡与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高国荣老师发言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付成双教授做了题为《全球环境问题与传统生态智慧:以北美印第安人为中心的考察》的报告他的研究深入挖掘北美印第安人传统的生态智慧和环境保护实践,以期为现代社会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付成双教授的报告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文明生态智慧的认知,也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独特的东方视角。

11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蒙古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付成双教授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主任周琼教授作了题为《AI时代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去向》的主旨报告她的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环境史研究相结合,探索了智能科技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和前景。周琼教授的研究不仅为环境史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理解智能时代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和工具。

12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周琼教授发言

13 开幕式现场


本次会议还8月3日下午至8月4日设置多场分组讨论会,为与会代表们提供了更加深入交流与探讨的平台。分组讨论主题涵盖环境史研究理论、环境史研究视野与方法、工矿与燃料、水旱灾害及其治理、气候灾害与环境、环境与社会应对、环境与三农问题、森林生态等多个领域。每场讨论会都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主持人及评议人,确保了讨论的专业性和深入性。在讨论中,各位报告人围绕各自的研究课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享,并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每场分会场的自由讨论环节气氛尤其热烈,大家纷纷就报告中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会后主办方特别安排与会专家学者前往昔阳县大寨进行实地调研代表们参观了昔阳县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参观学习增进了环境史学者对环境保护重要性、分享成功案例以及探讨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机会。

环境史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多个方面。经过为期天的深入讨论与交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东西方比较视野下的环境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于8月5日下午圆满落幕。与会学者在环境史研究上拥有各自独特的视角、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通过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能够直接交流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经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从而推动环境史研究的多元化和深入化。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史学作为研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学科,其社会影响力日益凸显。本次会议通过展示环境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价值,提高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和认识水平为学者提供了跨越文化和地域界限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研究案例和理论模型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拓宽研究视野,激发新的研究灵感,促进环境史学的创新发展能够促进环境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案。展望未来,随着国内外环境史学者研究合作的不断深入和拓展,环境史学将有望成为一个更加成熟、完善的学科体系相关研究成果的推陈出新将为为环境史学的教育、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供稿:杨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