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林业遗产与森林环境史
高端学术研讨会
邀 请 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
文化遗产是承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森林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自然资源,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需要,也为中华民族启迪了灵感智慧,影响了国人民族性格的形成。悠久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丰富的林业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研究林业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深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森林、环境、生态等相关领域研究者的时代使命。
本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遗产与森林环境史研究中心)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科研平台,业务上接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领导和指导,服务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心工作,由南京林业大学负责承建和运维。本中心拟举办2020年林业遗产与森林环境史高端学术研讨会。素闻阁下对林业遗产、森林环境史、生态文化传播等问题深有研究,恳请阁下提交发言纲要或学术论文(格式参见附件),莅临本会交流。如蒙惠允,不胜荣幸。
本研讨会拟邀请权威专家点评,知名CSSCI期刊主编现场组稿选稿。为培养后学,给年轻研究者提供学术展示舞台,本研讨会特设研究生专场。敬请阁下于2020年11月20日前电邮寄送参会回执,11月30日前提交会议论文,以便会议组织方及早安排和准备接待事宜。本研讨会不收会务费,往返交通及住宿自理。现将有关事项奉告如下:
01
会议时间
2020年12月6日
(5日下午报到,6日全天会议,当晚离会)
02
会议地点
南京林业大学南林大厦(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如疫情防控升级,会议将在线进行。
03
会议议题(不限于)
1.林业文化遗产基础理论
2.林业文化遗产发掘和林业史料数字化
3.森林环境变迁与人类生活
4.园林历史与文化
5.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6.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
7.森林与社会
8.森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9.生态文化传播
10.林业科普研究
11.林草网络舆情研究
12.其它
04
会议联络
胡运宏:13951976376
李 娜:15851813812
会务组邮箱:huyunhong@njfu.edu.cn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遗产与森林环境史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处
2020年10月18日
论文格式模板
林业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初探
(黑体-16点 行距20点)
摘 要(宋-8点 行距14点):**************。
关 键 词:文化遗产;****;****;***;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资助
内文(黑体-8.5点 行距16点)
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成功再次向世界呈现美丽中国的精彩,体现中国政府致力于遗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参考文献(黑体-7.5点 行距12点):
[1]刘滨谊,张德顺,张琳,等.上海城市开敞空间小气候适应性设计基础调查研究[J]. 中国园林,2014,30(12):17-22. (黑体-6.5点 行距11点)
[2]Lin T P. Thermal perception, adaptation and attendance in a public square in hot and humid regions[J]. Building & Environment, 2009, 44(10): 2017-2026.
[3]Jamei E, Rajagopalan P, Seyedmahmoudian M, et al. Review on the impact of urban geometry and pedestrian level greening on outdoor thermal comfort[J].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6, 54: 1002-1017.
[4]邱蒙.上海城市广场空间垂直界面影响小气候量化测析[D].上海:同济大学,2015.
交通路线
南京林业大学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59号,地铁3号线3号出口。从南京火车站、南京南站均可乘坐地铁3号线直达(南京林业大学站出即可)。
主要交通枢纽乘车路线:
1.南京火车站:直接乘坐南京地铁3号线至南京林业大学站大约5分钟,打车约10分钟,10元。
2.南京南站:乘坐南京地铁3号线至南京林业大学站大约35分钟,打车大约40分钟,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