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团队成果 > 正文

周琼、米善军:《云南环境史志资料汇编•第二辑(2011~2017年)》

发文时间:2020-12-17

图书封面


书名:《云南环境史志资料汇编•第二辑(2011~2017年)》

作者:周琼、米善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作者简介

周琼,女,彝族,1968年生,云南楚雄人。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首批“东陆学者”、博士生导师,2019年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云岭学者,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省彝学会副会长、东亚环境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环境史、灾荒史、西南地方文献整理校勘和区域历史人物研究。相继主持国家社科基金4项(结项3项)、省部级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出版专著《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1部,编著及主编图书10余部,在《民族研究》《清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思想战线》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目前担任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

米善军,男,1994年生,山西大同人,2016级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环境史研究所环境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在《鄱阳湖学刊》《昆明学院学报》《中国环境报》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环境保护史料的来源、内容进行分类,对2011—2017年云南不同地区环境保护情况进行梳理和归纳。全书共分为四章,包括2011-2017年云南环境污染、云南环境保护、云南气象灾害、云南地质灾害,内容涉及2011-2017年云南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有利于读者了解2011-2017年云南环境变化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云南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史料基础。本书可供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前  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渐凸显。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已经出现局部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财富日渐积累,人民日益富裕,但是,伴随而来的则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灾害不断发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愈加突出。仅就云南省来说,昆明滇池的污染最为典型。20世纪50—60年代,滇池湖水清澈,岸边水清若无,水质为Ⅱ类,可以游泳嬉戏,捕鱼抓虾;20世纪70年代,滇池污染凸显并开始加剧,大规模围湖造田,对滇池水体造成极大破坏,水质由Ⅱ类降为Ⅲ类。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滇池污染愈加严重。总之,从“涸水谋田”到“围海造田”,从内地化到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从苴兰城、拓东城到现代新昆明,滇池之滨已形成拥有300多万人口的现代化超大城市,并向区域性国际城市迈进。与此同时,滇池水域不断“萎缩”,水质污染,功能衰退,滇池在“小化”“富营养化”“‘异化’‘毒化’‘退化’”中“老化”,至今,滇池污染仍为云南省人民的痛点。因此,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发展之路越来越受到质疑。环境治理与保护是一项关系党和国家、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的重要事业,面对环境危机的日益严峻,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1973年,我国政府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奠定了基础。随着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正式确立,党和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召开各种类型的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制定各种类型的环境保护政策,并在中央和地方陆续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有力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云南省顺应时代潮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各项环境保护政策与方针,环境保护事业走在全国前列。正是如此,2015119-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指出:“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从此,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系统地收集、总结云南省历年来的环境事件,对于云南建成“生态文明排头兵”具有积极意义。环境往往指相对于人类这个主体而言的一切自然环境要素的总和数。环境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因此环境事件就是指人类主体围绕着一切物质要素或非物质要素所产生或衍生出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事情。《云南环境史志资料汇编(2011-2017年)》立足云南,较为全面地收集了2011-2017年云南省重要环境事件,力求全景展现云南人民在云南环境事业中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云南环境史志资料汇编(2011-2017年)》的资料来源广泛,主要包括《云南年鉴》《云南减灾年鉴》《云南卫生年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对史料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传播载体变化和速度增加,由纸质版向电子版、数字化转换。在电子化和数字化时代,史料的收藏、传播、查找、获取和阅读都与以往不同。《云南环境史志资料汇编(2011-2017)》的部分资料是电子化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环境报》、《云南日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网”、云南各地方州(市)的环境保护局主管的网站,如保山市生态环境局官网、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大理白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官网、临沧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及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官网等,具有权威性、丰富性、时效性的特点。《云南环境史志资料汇编(2011-2017)》按照专题将资料以时间为序划分为环境污染、环境治理、气象灾害、地质灾害4个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及现实意义,可为当代云南环境史、生态文明等研究提供史料支撑,同时对云南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云南环境史志资料汇编(2011-2017年)》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与现实意义。首先,作为史学家,我们不仅有义务研究历史、还原历史,更有责任记录历史、传承历史。作为生活在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危机加重、环境治理困难的剧烈变革时代之中的当代人,应当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当代环境事件的原貌,这是史学家应当担负的使命;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尽管亦有环境污染,但总体来说数量较少,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较低,记录也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拉近,越到后面破坏越严重,环境事件越多,人们的关注度也越高,记录也越多;我们记录这些环境事件,不仅可以使人们从中了解此前的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还能把握当前环境污染的状况、环境治理的进展与困境,从而唤醒与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更多的人加入环境保护事业之中,更能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事件中,寻找与发现历史深处的规律,对当前的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十九大更是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云南环境史志资料汇编(2011-2017年)》为研究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同时对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因此,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漫长的持久战,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青山绿水的良好生态环境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与自然定会和谐相处。


周琼

20191022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2011-2017年云南环境污染 1

第一节 2011-2017年环境状况概要 1

第二节 2011-2017年废水、废气排放 2

第三节 2011-2017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 4

第四节 2011-2017年电磁辐射污染 6

第五节 2011-2017年环境污染事故 7

第二章 2011-2017年云南环境保护 11

第一节 历年环境治理与保护概况 11

第二节 环境会谈 53

第三节 环境保护合作 112

第四节 环境法规 136

第五节 环境监管 167

第六节 环境治理 288

第七节 环境宣传 356

第三章 2011-2017年云南气象灾害 386

第一节 雪灾 386

第二节 干旱 389

第三节 暴雨洪涝 396

第四节 低温霜冻 404

第四章 2011-2017年云南地质灾害 409

第一节 历年地质灾害概述 409

第二节 山体滑坡 411

第三节 泥石流 414

参考文献 418

后  记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