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团队成果 > 正文

周琼教授等著《中国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公开出版社发行

发文时间:2023-11-23

图书封面


书名:中国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

作者:   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1


作者简介

周琼,1968年生,云南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省彝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史专委会理事、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17ZDA158)首席专家。主要从事环境史、灾荒史、灾害文化、 生态文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 个、国际横向项目3个、省部级重大项目子项目4个。《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入选2006年、201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获 云南省第12届(2008)、第16届(2012)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云南省2012年高校古籍整理研究第二届优秀成果一等奖。在《民族研究》《清华大学学报》《清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史学集刊》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本书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田野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缘区位和资源优势,试图梳理、总结、厘清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概念、内涵、特点、生成、作用及其价值。此外,本书还尝试总结和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路径,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供本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历史学等专业的科研人员,以及从事环境保护和灾害史研究的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和参考。



 

中国西南地区在气候、地理地貌、生态系统、民族文化构成上,都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多样性及独特性的区域,对各种生物的生存具有最佳的适宜性及利于繁殖性的条件及基础。正因如此,该区域也成为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大部分山区、半山区、喀斯特地貌区,尤其是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石易于破碎的风化区的地质结构及生态系统一经破坏,就很难再恢复,生态稳定也会因之被破坏。西南的山林川泽中聚居繁衍的各民族,也因此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威胁,防灾、减灾、避灾、救灾成为各民族生产劳动及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相伴相生的过程中,各民族积累了丰富的防灾、减灾、避灾、救灾经验,在各种经验的传承及实践中,适宜于各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的预防、救治及躲避灾害侵袭、减轻灾害损失的文化逐渐产生,并代代相传,成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是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途径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及融合交流,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西南民族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西南各民族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组成部分的历史。西南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尤为突出。各民族在共同开拓、建设家园的历史过程中,不断与各种自然灾害做斗争,逐步形成不同的灾害防范、应急、拯救等方法及传统,并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取长补短,逐渐完善,进而在各民族与自然共处、战胜灾害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7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发挥的社会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灾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国家联合防灾减灾的理论研究、区域实践及国际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发掘西南各民族优秀的灾害文化,充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本书对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灾害情况及防灾减灾的记忆、思想、应对方式和地方性知识等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初步研究,为民族政策的制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及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事业添砖加瓦;为西南特定地质地貌区特殊灾害的防治,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构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样本和支撑,为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助力。

本书对西南灾害文化进行的初步研究,就是要在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觉,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本书旨在保护和传承灾害文化遗产,创新各民族灾害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承路径,是深入阐发民族文化精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各民族灾害文化核心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各民族地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7 年,我们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7ZDA158)有幸获得立项。2019 年,项目组启动云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和精品工程项目“云南世居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纪实丛书”调查研究项目,力图在 20 世纪 50 年代大规模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学习、借鉴该次调查路径及方法的基础上,并适当拓展和延续,试图通过对彝、白、哈尼、壮、傣、苗、回、傈僳、拉祜、佤、纳西、瑶、景颇、藏、布朗、布依、阿昌、普米、蒙古、怒、基诺、德昂、水、满、独龙等 25 个世居民族聚居区防灾减灾救灾的地方性传统文化和知识体系进行深入挖掘及系统研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系统总结各世居民族地区可示范、可推广的防灾、减灾模式和经验,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巩固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以世居民族传统灾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转化,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进程。

西南地区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区域。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巩固维护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处理民族事务,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程,促进各族群众全面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3 年以来西南各民族积淀深厚、内容宏富的灾害文化,寻找各民族传统灾害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适应及转化机制,有助于探索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灾害文化传承和社会共同体治理的内在逻辑和路径模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以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集成创新担负起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责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创美好未来,就是本书研究的基本原则。换言之,本书就是在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发掘整理及研究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及方法,持续开展好学术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中,发挥好智库的基本作用。

二、中国西南地区的灾害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组成

要素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发展与深化,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一体性特征,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特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观认知,是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态度、评价和认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力量之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边疆地区发展能力,强化人口和经济支撑,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精神家园,增进文化认同在促进民族团结中是长远之计和根本之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路径。本书的研究扎根于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基本原则,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文化交流、互鉴、共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和平、和谐、大同世界的精神实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钥匙。本书旨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书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呈现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哲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力图在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建设和创新,加快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项目组一直强调实证研究的原则,力图做出具有学科交叉渗透、各种创新要素深度融合的研究成果,在不同问题的研究中提出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体现创新学术思想、独到学术见解的观点。

本书的研究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推进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创新发展的原则展开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集中反映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防灾、减灾、救灾的史实和经验,力图推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治理的深度变革,增强各类防灾、减灾、避灾、救灾活动的协同性,促进灾害数据信息的共享和政策协调,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和理论基础服务。

文化是人们灵魂深处的存在,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促进民族大团结。20世纪50年代,中央为全面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情况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有关部门开展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留下了大批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基本情况的珍贵资料,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民族理论的丰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一切事业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本书在学习、借鉴 20 世纪 50 年代大规模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将调查对象有针对性地集中在少数民族村寨。力图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当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变迁与灾害风险防范的关系,并为新时期党和国家民族研究及民族工作提供参考,从民族团结的实践维度促进西南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本书选取西南少数民族极具代表性的村寨进行田野走访调查,搜集灾害文化的相关信息及资料,为西南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积累经验。作为中国高校首次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持续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文化的调查,是西南灾害史及民族文化史研究中极为有益的开拓和尝试。在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灾害的族群记忆,如在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村规民约中,灾害认知经过历史的沉淀,散见于各民族地区官方及民间文献之中,尤其是口耳相传及通过各种途径保留下来的图像资料和象征性的符号史料,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对民族灾害文化的文本解读与信息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积极主动融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的战略,更好地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世居民族灾害文化的丰富内涵,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是增进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是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推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防灾减灾的本土生态智慧的挖掘和传承,有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本土化的防灾、减灾知识体系,尤其是民间传统知识的运用,共同塑造着各民族的灾害观和文化观。各民族灾害叙事和防灾、减灾、救灾的文化记忆,内涵丰富、特点鲜明,是新时代汇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进一步深化对西南少数民族灾害应对方式和救灾经验总结的系统认知,有助于累积多民族文化共生的能量场,推动建构多民族国家的和美境界。

西南地区各民族和谐、交融的历史进程与实践路径,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产生、发展、形成的缩影与表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团结稳定、社会和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与灾害斗争的实践中,团结互助的精神为中华民族战胜灾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充分挖掘西南少数民族面对灾难时所展现的优秀精神品质,使中华民族铭记灾难的悲惨记忆,延续中华民族勇于抗争的伟大精神,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灾害文化,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防灾、减灾模式和经验,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继续巩固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并为丰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做出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引,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伟大事业。

三、中国西南地区的灾害文化是南亚、东南亚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的桥梁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自然灾害在表现形态、类型、特征、规律、趋势及原因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独特性,决定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灾害文化的特殊性、多样性,决定了西南地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需要一定的前瞻性,尤其是要具备预测、预警及预防的能力和效力,要求各民族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及其防范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本书的研究,旨在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的历史状况及其现当代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研究各民族防灾、救灾、避灾的具体经验及实践成效,总结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主要做法、成功经验,为新时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加强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提高灾害风险防范水平提供思考和建议。

本书以西南少数民族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观念、生态伦理、生态行为及灾害文化为出发点,对源于各民族生活实践的认识观、适应环境的和谐观、适度开发的发展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和灾害认知进行深入探究,通过田野调查广泛收集各世居民族的传统灾害文化,对各民族口耳相传的灾害文化进行采访和辑录,抢救性地发掘和保护各民族优秀的传统灾害文化,探索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灾害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推进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灾害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及示范作用,加强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经验的总结,推动各民族传统灾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进入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通道和便捷枢纽,并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之间的商贸往来与文化传播的印记。时至近代,“滇越铁路”“滇缅公路”“中印公路”“驼峰航线”的相继开辟和融通,促进了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交流,并编织起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因此,建设中国与南亚、东南亚防灾减灾体系,有助于推进中国和南亚、东南亚防灾、减灾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更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方略。本书的研究力图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地方性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深层次交流与跨国协同合作中,在构建跨国际跨地区的灾情灾报体系、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及灾后协作重建体系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为中国及南亚、东南亚各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共同利益提供历史经验的资鉴。

中国及南亚、东南亚各国的自然灾害呈现出跨国、跨区域的典型特征。减少自然灾害带给西南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造成的损失,是推动跨国际、跨区域综合性防灾、减灾合作和践行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行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区域安全合作,是基于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共识而做出制度性的理性选择;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对维系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区域安全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国际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对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自然灾害成因、规律及应对方式进行准确的研判,从各民族的传统灾害防治智慧中吸取防灾、减灾、救灾的养分,为我国制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全体系提供重要参考。这是符合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合作及发展目标的科研项目,能够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综合防灾、减灾的现实需求提供决策支撑。

这些研究成果的陆续出版,是在探索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救灾实践案例、总结经验,明晰西南少数地区防灾、减灾、救灾的历史及当前发展状况中形成的初步成果,为党和政府制定民族地区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跨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构建中,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并在全球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中,承担大国责任、发挥大国灾害文化深厚的凝聚力。


第一章 西南地区灾害及灾害文化

第一节 西南地区的灾害

一、气象灾害

二、生物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其他灾害

第二节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因素的影响

三、地形因素的影响四、生态环境的破坏引发的新灾害

第三节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产生的社会环境

一、救灾能力低下

二、战乱频繁

三、风俗习惯中的致灾因子

四、人口的增长与流动

五、碑刻的记载留存

六、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

第二章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第一节 灾害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一、灾害文化的定义及其内涵

二、灾害史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必要性

三、灾害史研究的文化转向路径

四、灾害文化的实践价值

第二节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内容、类型及特征

一、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内容

二、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类型及传承路径

三、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特点及弊端

第三节 历史灾害记录及典型案例

一、西南地区历史灾害的记录

二、西南地区历史灾害的特点

三、近代记录的典型西南灾害案例——云南灾害特点及记录

四、西南历史灾害的记录特点及发展趋向

五、结语

第三章 西南地区的灾害认知

第一节 西南地区灾害认知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一、西南地区灾害认知形成的自然环境

二、西南地区灾害认知形成的社会环境

三、西南地区早期的民族形成及其生存经验

第二节 西南地区灾害观及其演变

一、土司与流官的灾害观及其演变

二、祭司与士绅的灾害论及其演变

三、民间群体的灾害认知及其演变

第三节 西南地区灾害认知演变原因与影响

一、西南地区灾害认知演变的原因

二、西南地区灾害认知演变的影响

三、西南地区灾害认知演变的典型案例

第四节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文化

一、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本土知识

二、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古代社会多重面相

三、地质灾害影响下文化的生成及再适应

第四章 西南地区的灾害应对文化

第一节 西南地区灾害防御文化

一、西南地区官方的灾害防御文化

二、西南地区民间的灾害防御文化

三、西南地区灾害防御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第二节 西南地区灾害救助文化

一、西南地区官方的灾害救助文化

二、西南地区民间的灾害救助文化

三、西南地区灾害救助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第三节 西南地区灾后恢复与重建文化

一、西南地区灾后恢复文化

二、西南地区灾后重建文化

三、西南地区灾害恢复与重建的经验教训

第五章 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典型案例

第一节 西南地质灾害文化的记录及认知

一、清及以前西南地质灾害的记录

二、民国时期西南地质灾害的致灾概况

第二节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应对文化

一、清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应对

二、民国时期西南地质灾害的应对

第三节 西南地质灾害的认知与本土知识体系建构

一、西南地质灾害的认知及其演变

二、西南地质灾害的本土知识体系建构

第六章 西南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研究

第一节 西南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现状

第二节 西南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 西南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一、基本史料

二、古籍整理成果

三、地方志文献

四、今人研究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