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环境史最新动态 > 正文

道法自然: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

发文时间:2018-06-30

图书封面


书名:道法自然: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

作者: 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内容简介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的变迁及相关理论问题备受国内外学界关注。在研究历史环境变迁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环境问题、治理环境危机的历史经验及措施,是本书的目的及要旨。从多学科视角、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全面探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的变迁,是本书的主要研究路径。本书在深化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环境史、边疆史乃至中国环境史、世界环境史领域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对现阶段提高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的能力、强化西南乃至中国生态恢复及重建的能力和技术手段、促进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资鉴价值。

2014年8月21日,“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来自德国、美国及中国台湾、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的变迁及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历史环境变迁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环境问题、治理环境危机的历史经验及措施。

生态危机及环境问题是目前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众多学科和学者高度聚焦的全球性课题之一,社会各界对保护环境、共建和谐生态已达成共识,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依然比比皆是,中国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仍呈现继续恶化的态势。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气候异常等事件,不仅严重危害到人民的生命及健康安全,也威胁着国家及区域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全球的安危及未来可持续发展。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也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边疆地区,生态环境虽然比国内其他一些地区要好,但生态危机也酝酿已久,各种环境问题、环境灾害时有发生,西南地区的环境变迁既受临近区域的影响,也对临近区域造成影响。由此可知,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其变迁,是全中国、全球生态链及环境变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究区域生态环境的变迁和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资鉴现实,充分发挥学术研究经世致用的功能,是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责任及使命,环境史因之成为极具学术价值及现实使命的史学分支学科。当前,因气候异常、历史环境变迁及人为影响加剧,世界各地环境危机、生态灾害频发,尤其在2009—2013年西南地区持续性特大旱灾、2014年8月3日昭通鲁甸6.5级地震灾害,广东、广西、贵州、重庆等地奇旱奇涝等环境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召开“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对深化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环境史、边疆史乃至中国环境史、世界环境史的研究,提高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的能力,强化西南乃至中国生态恢复及重建的能力和技术手段,促进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环境史作为最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国环境史在很多重要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区域尤其边疆民族区域环境史的研究较为薄弱。中国西南地理位置、地质面貌、气候等自然条件特殊,生态环境多样性特点突出,既有环境变迁史的共性,也有区域生态史的特点。各民族在与自然界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养成了一些独特的与自然相处的方式及传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及丰富的生态文化,是环境史研究及生态人类学、环境口述史等领域值得深入探究的区域。会议围绕“西南边疆民族环境变迁”的主题,结合环境史、疾病史、灾害史和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借鉴生态学、气候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及其成果,展开多视角、跨学科的高水平研讨,探讨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边疆民族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总结西南各民族利用及保护环境的经验教训。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及研究方法,推进了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开展,深化各区域、各民族环境文化的交流及发展,促进了西南及中国、全球生态环境和谐、健康、永续的发展。

这次会议,对云南大学的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民族学、生态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密集,学术平台完备。近年来,云南大学遵循“立足边疆、服务云南、提升水平、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紧紧抓住“211工程”建设和省部共建的机遇,视学术创新为学校发展之动力,大力发扬注重学术的办学传统,推进学术兴校和科研平台建设,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上了新的台阶。云南大学积极扶持特色学科的建设及发展,2009年5月支持成立西南环境史研究所,积极推动西南灾荒、西南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开拓云南大学学科建设的新领域,在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中一直勤奋耕耘,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得到了前辈及同行专家朋友们的认可,但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对云南大学环境史学科的建设献计献策,关注和帮助西南环境史研究,深化了区域史、边疆史的研究,也促进了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提升了环境史研究的视域及水平。

与会学者多为环境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研究声誉和水准的知名学者,其中相当一部分学者已经在环境史研究领域深耕数十载,对环境史的理论与方法有着深刻见解,学者们畅所欲言、增进交流、共同提高,可喜的是,很多学者曾经就某些具体问题展开过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很多著名学者已关注并进行了云南环境史的研究,会议的相关研讨不仅影响了西南环境史研究者的思路,拓展了西南环境史研究的视域,进一步推进了云南大学环境史研究的水准。毋庸置疑,会议的研讨及相关思考,将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作用。

⊙理论・方法⊙

探寻吾土吾民的生命轨迹——浅谈中国环境史的“问题”和“主义”/王利华(3)

清中期东川矿业及森林消耗的地理模型分析(1700—1850)/[德]Nanny Kim(金兰中)(15)

环境史视域中的生态边疆研究——以物种引进及入侵为中心/周 琼(44)

全球化视野下的全球环境变化成因及对策分析/丁 扬 李益敏(71)

文献计量学视野下大陆地区环境史研究综述(2000—2013)——基于CSSCI的统计和分析/薛 辉(80)

近代来华西方人记述中国环境变化文本的传播及影响/刘 亮(106)

中国环境史研究心态刍论——基于初学者的视角/李明奎(120)

⊙域市・乡村⊙

从环境史看近代云南的城市化/刘翠溶(137)

明清时期玉米在云贵传播的空间差异/韩昭庆(166)

地方文獻与明清环境史研究——以嘉陵江流域为主的考察/马 强  杨 宵(175)

耕地的消失:城市化、产业化与湖泊保护的博弃——滇池西岸观音山白族村土地利用变迁研究/吴 瑛(189)

排瑶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特点及形成机制——以广东连南地区油岭、南岗为例/周 晴(201)

近代云南矿业城市的形成及其影响/赵小平(215)

官民反应与区域生境:民国时期昆明地区的森林覆被研究/耿 金(229)

⊙疾病·医疗⊙

浅议生态史研究中的文化维度——立足于族病与健康议题的思考/余新忠(249)

清末西南边疆商埠的气候环境、疾病与医疗卫生——基于《海关医报》的分析/佳宏伟(262)

The Origins of Yunnan Anti-Malaria Commission,1935—1939/Yubin Shen(286)

民国以前湖南疫灾流行与环境的关系/杨鹏程  杨妮兰(30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南瘟疫流行与战时环境关系/胡忆红  彭 丹(320)

民国时期云南麻风病人污名化的个案分析/刘少航(330)

⊙灾害·救济⊙

The Energetics of Militarized Landscapes——Wartime Flood and Famine in china’s Henan Province/Micah S. Muscolino(341)

请神祈禳:明清以来清水江地区民众的日常灾害防范及其实践/吴才茂 冯贤亮(364)

论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灾变的救治/罗康隆 刘 旭(393)

光绪年间的自然灾害与农业经济/张高臣(411)

20世纪前半期云南地震救灾资源条件分析/杨丽娥(430)

1925年云南霜灾之因探析/濮玉慧(440)

⊙区域・民族⊙

黄金纬度的生态变迁/林超民 黄泓泰(459)

清代登陆海南岛台风对西南地区的影响/满志敏 刘大伟(473)

内亚的边缘及其景观变迁——以鄂尔多斯南缘为中心的讨论/张 萍(480)

水土资源结构与县域生态环境变迁的关联性分析——以新疆墨玉县为例/管彦波(501)

清代越南使臣视野中的广西区域景观形象——以越南使节广西纪咏诗文为考察中心/陈国保(521)

传统水利社会的困境与出路——再论民国沅江廖堡地区河道治理之争/刘志刚 陈先初(554)

西南少数民族林业谚语的生态思想解析/刘荣昆(578)

西北与西南——教煌文书所见“瘴”字与云南瘴气对比研究/史志林(592)

⊙环保·实践⊙

略谈传统环境保护地方性知识及其教育——以纳西族为例/杨福泉(613)

民国时期水土保持学的引进与环境治理思想的发展/李荣华(628)

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污染调查与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刘宏焘(641)

论当代中国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的两大社会特征/徐 波  李 刚(658)

⊙会议综述⊙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周 琼 李明奎(677)


后记/(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