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环境史最新动态 > 正文

近期环境史研究最新成果摘要汇总

发文时间:2012-08-30

近期环境史研究最新成果摘要汇总


1.(美)J.唐纳德·休斯著,王玉山、梅雪芹译:《新奥尔良的发展:一部环境灾难史》,载《学术研究》2012年第6期。

摘 要:2005年,卡特里娜和丽塔两大飓风侵袭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成为美国历史上造成损失最大的灾难之一。这一貌似自然灾害的危害事件,其实孕育于新奥尔良的长期发展之中。一部新奥尔良发展史,既是人类利用土地、河流、森林、海洋等自然实体并与自然环境搏斗以建立城市、发展航运和工商业的历史,也是这些自然实体及其哺育的众多生命不断受侵蚀以致戕害的历史。这既是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环境灾难史。在这里,人类借助水利工程控制自然而建立起来的文明,由于损害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削弱了其自然防护能力,结果反而加剧了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的危害。因此,飓风造成的损失不只是取决于风暴之力,也取决于人们对土地的所作所为。而保持新奥尔良生机的努力,并不需要一味地与自然相搏,与自然合作,也是一直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卡特里娜飓风 新奥尔良市 陆军工程兵团 生态系统 环境灾难史


2.王玉山、梅雪芹:《环境灾难史研究的方法和意义——基于“新奥尔良的发展:一部环境灾害史”的思考》,载《学术研究》2012年第6期。

摘 要:J.唐纳德·休斯教授以卡特里娜飓风危害事件为中心,考察了新奥尔良的环境灾害史,在方法和意义上为此类研究树立了典范,值得总结和深思。但在体现环境灾害史研究的共性和对新奥尔良环境灾害史洞见的同时,他的这一个案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也需要注意和尽量避免。

关键词:J.唐纳德·休斯 卡特里娜飓风 自然灾害 环境灾害史研究



3.江天岳:《卢瓦尔河上的两道“风景”——略论舍农索和维朗德里城堡中的自然美与人文美》,载《学术研究》2012年第6期。

摘 要:卢瓦尔河谷城堡群是法国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拥有“人类和自然环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土地”而誉满天下。在其中的舍农索城堡和维朗德里城堡几百年来的历史中,敬畏自然、珍惜自然、融入自然的观念和态度自始自终贯穿其间。以上述两座城堡为典型,透过“翻修”和“重建”的两种不同方式,绎出几个世纪以来自然美和人文美和谐统一、相映生辉的流变历程,可以加深对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各种交互关系的认识厚度,也有助于学习借鉴包括“历史之宅”协会在内的有益经验,通告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参与意识。

关键词:卢瓦尔河谷城堡群 舍农索城堡 维朗德里城堡 “历史之宅” 环境史


4.葛兆光(复旦大学):《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载《贵州文史丛刊》2012年第1期。

摘 要:班纳迪克.安德森认为所谓庞大的很多国家,实际上只不过是通过想象构成的一个共同体,并不具有实质国家的意义;杜赞奇说,我们不要用现代的民族国家的概念来讨论历史问题,要把历史从民族国家里救出来;而施坚雅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改变了将中国作为整体来研究的方式,改变了政治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研究;日本、韩国强调亚洲史、东亚史,弱化中国与中国史,认为中国不是一个“历史单位”;1996年以后“新清史”诞生,形成一股大潮。看起来似乎只是给国外中国学界各种理论、学派、观点的争鸣,但实际上掩盖了很多悬而未决的的问题,“中国”、“中国史”这些概念,面临被消解、结构的困境,学术争鸣的后面又藏着政治的背景。国内学界如何应对、如何解决,本文提出来自己独特的看法。

关键词:世界史 中国史 新清史 历史单位


5.萧凌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魏柱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华北17431744年与18761878年旱灾中的政府粮食调度与社会后果对比》,载《灾害学》2012年第27卷第1期。

摘 要:以《清实录》等清代档案文献为主要历史信息,挑选华北地区清代盛期(17431744)和晚期(18761878年)分别发生的两次典型旱灾,对灾害气候背景和灾情、政府措施(特别是政府主导的跨区粮食调度)、社会后果(人口迁移和动乱)等信息进行整理并分别对比,可以发现17431744年旱灾期间政府的粮食调度体现出数量大、来源渠道广、调度效率高等鲜明特点,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18761878年旱灾则反之,粮食数量和来源有限,且转运效率极低,由此引发严重的社会后果。这种转变,发生在主要余粮产区农业凋敝、南北粮食运道(大运河)阻断,漕运及仓储制度衰败的时代背景之下,重灾区空间分布带来的交通通达性差异,也在客观上影响了粮食调度的效率。

关键字:华北 历史旱灾 社会响应 粮食调度 《清实录》


6.周大鸣(中山大学)夏少琼:《国外灾难研究百年:十大转变》,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摘 要:一个世纪以来,国外灾害研究从研究视角和研究特点而言经历了十大转变。这些转变标志着人类社会百年来灾难表现特征与发展趋势的改变,同时也标志着学界理解、分析灾难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改变。这些转变趋势的梳理对于中国本土的灾难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7.张峻峰:《明清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的理论视野》,载《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摘 要:明清中国水利社会史研究理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以反思和批判魏特夫的治水学说为起点。二是充分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讨论水利与社会、水利与国家的关系。三是吸收人类学研究成果,以弗里德曼的理论假设和宗族范式为基础,实现了从“宗族社区”到“水利社区”的转变。四是具有反思与超越日本学界“水利共同体”理论的学术自觉,实现了从水利共同体到水利社会的转变。当前国内的明清水利社会史研究具有理论创新潜质。

关键词:明清 中国 水利社会 理论


8.施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主题评介》,载《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摘 要:全球史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研究主题,如全球化进程、世界历史分期、跨文化交流(主要包括跨文化贸易、移民、物种交流、疾病传播等)、环境变迁与人类历史的互动关系等,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关键词:全球史 主题 评介


9.李嘎(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关系千万重:明代以降吕梁山东麓三城的洪水灾害与城市水环境》,载《史林》2012年第2期。

摘 要:明代以降清源、交城、孝义三城的洪水灾害均较为严重,城市依山傍水的地理特征以及河川上游持续不断的山地开发是两大致灾原因。从长时期来看,洪水是塑造城市水体景观的重要力量,从而在北方旱区呈现出湖阔水丰的“水城”风貌,清源城尤其如此。城市各阶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因应了这一变化的生态环境。面对洪水对城市的巨大破坏或威胁,地方官民采取了筑堤捍水、建库防洪等治洪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城市旱灾的发生,但由此也出现了湖体萎缩、积水成患等城市环境效应。在并不广为人知的吕梁山东麓三城中,我们清晰看到了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彼此感应的丰富面向。

关键词:洪灾 城市 水体景观 环境效应


10.周邦君(广东商学院社科部):《包世臣笔下的农业技术与水环境》,载《农业考古》2012年第1期。

摘 要:近年来,环境史研究呈现出兴盛的局面,不过,将农业技术活动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的学术作品,似不多见;而农书研究也陷入相对冷寂的境地。有鉴于此,并且为了有助于人们对包世臣认识走向更加具体深入的层面,现考察《郡县农政》所见农业技术与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