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环境史最新动态 > 正文

李文海先生在"生态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讲话

发文时间:2012-05-29

李文海先生在"生态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讲话


李文海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稿

2012523日)

今年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20周年,再过一个月,联合国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再一次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在这个时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可以说是正当其时,套用一句中国的老话,就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客观形势;地利,就是社会条件;人和,就是研究队伍。把这三点讲全了,就是三句话:客观形势呼唤着、推动着包括环境史在内的环境科学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具备了环境科学发展的良好社会条件;“中心”组织和团聚了一批既有实力、又有活力的生机勃勃的中青年学术力量,足以承担起推进环境史研究的艰巨任务。所以,“生态史研究中心”的成立,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喜事,我在这里表示由衷的、热烈的祝贺!

最近,联合国组织了一个“全球可持续性问题”的高级别小组,撰写了一份题为《具有承受力的人类、具有复原能力的地球:值得选择的未来》的报告。这个报告的头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今天,我们的地球和我们的世界正处于最好的时期,也正处于最坏的时期。全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繁荣,而地球也承受着空前的压力。”确实是这样。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我们享受着各种文明的成果,使我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地震,海啸,干旱,洪涝灾害,气候变暖,疫病流行等等,随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正像有人所描写的:“地球已被糟蹋得遍体鳞伤了”。“移山造海、乱砍滥伐、无休止掘矿采矿、捕猎珍奇动物等等,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肆无其殚地对环境进行掠夺和破坏,严重超过了环境可承受的限度。我们今天的发展,实际上是向环境、向资源、向子孙后代借了很多债。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人类只顾自己的发展,把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都破坏了,那么人类的发展环境也就没有了,有人甚至说:“如果人类仍然一意孤行,以为可以在地球上称王称霸,那么人类毁灭之日将不会遥远。”我以为这个话决不是危言耸听。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普适性,不管你是哪国人,不管你生活在什么社会制度下,不管你的皮肤是什么颜色,甚至也不管你的社会身份与地位,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所以,你永远不要对他人遭受的环境灾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就这样,解决环境问题,就成了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学术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术,任何一个学科,只有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并且这种客观需求越来越深刻地为社会所认识和了解时,才可能得到迅猛的发展和进步。社会需求是推动学术发展和繁荣的最有力的杠杆。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科学的发展就越来越重要。

现在也确实具备了一个迅速发展环境科学、包括环境史研究的良好社会条件。这个社会条件,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思想、观念的层面,一是物质、经济的层面。从思想、观念的层面来说,这些年来,我们对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世界范围看,至少从上个世纪的60年代开始,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环境保护运动,环境科学也随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从我国的情况看,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而且已经上升到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中。一个多月以前,我国政府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上,再一次郑重表示,“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在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在各种相关的国际会议上,已经反复表示过这样一种态度。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说明我国政府认识明确,态度坚决;另外也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确实已经十分严重,到了不能不坚决治理的时候了。除了思想层面,还有一个物质层面的问题。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环境治理一般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国际上惯例是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才可进行环境治理的研究,我国GDP已经达到人均5000美元,已经有进行环境治理研究的经济支撑基础。所以我说,开展环境史研究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形势的迫切需要,良好的社会条件,加上夏明方教授团聚了一批很优秀的研究力量,我们这个“中心”就可以做点事情,做成事情,做好事情。一个单位的“掌门人”十分重要,我同夏明方教授共事20多年,应该说是比较了解的了,他是一位敢于任事、勇于负责;只问是非、不计得失;胸有大志、脚踏实地的人,他有自己的鲜明风格,我希望这个风格没有被人情世故所磨平,依然是有啥说啥,心口如一,把这个“中心”领导得有声有色。

我希望这个“中心”将来办成什么样呢?我希望“中心”是一个有实力、有特色、和谐、开放的研究中心。

既然叫“研究中心”,它的立足点当然就在学术研究。我看了“研究中心”的建设规划,应该说目标还是很宏伟、很远大的,要“力争在五至十年的时间内将其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史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人才培养中心、文献资料中心以及生态文化宣教中心”,这很好,努力方向也很明确,但做到这个并不容易,归根到底,要靠全体成员的刻苦钻研,潜心治学。要每年出一批学术成果,每年向社会交出我们的优秀答卷。学术地位是需要得到社会认可的,靠炒作,靠包装,靠公关,靠关系,统统不灵,只有靠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有为才能有位,有所作为才能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既然环境科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国内外环境史研究机构也设立了不少,我们的“研究中心”,要能够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优势兵力,选准自己的特色,锻造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特色。在环境史这个学科中,有一个或几个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是我们最拿手的、最出色的、最权威的、最光彩夺目的、最有发言权的,这就使我们有了杀手锏,有了看家本领,对社会也可以作出我们自己的特殊贡献。

一个学术单位,有没有生气,有没有活力,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战斗力,很重要的是有没有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术问题上,在工作问题上,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不同意见都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领导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成员间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大事齐心协力,小事淡然处之。不但有利于工作,也有利于大家的健康。

最后,说一说“开放”的问题。这个问题包含的内容很多。恩格斯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6页)环境史或者生态史,恰好就是最典型的自然史和人类史的交汇学科。所以,首先在学科上必须是开放的,要特别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环境史学科既有很强的思辨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一定要同社会生活密切接触和联系,避免闭门搞研究,把这个学科变成远离实际的经院哲学,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开放。我们搞研究,不但要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还要尽可能致力于学术资源共享,为学术界和同行们提供学术资料和学术信息。在研究力量上,我们要注意同外单位朋友们的合作和交往,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努力获取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至于发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更是题中应有之义,无需多说了。

再一次衷心祝贺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从今天开始,欣欣向荣,茁壮成长。

(在此,真诚感谢李文海先生惠赐发言稿原稿。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