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著作选载 > 国内著作 > 正文

历史上环境与社会经济的互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论文选集

发文时间:2020-10-31

图书封面


书名:历史上环境与社会经济的互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论文选集

作者: 钞晓鸿

出版社: 2019年12月

出版时间: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钞晓鸿,男,19684月生,陕西渭南人,博士,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馆长,历史系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写在前面的话

钞晓鸿

环境史与经济史密切相关。当环境史家沃斯特(Donald Worster)教授从三个层面解释环境史的研究主题时,就说“这门历史的第二个层面则介入了社会经济学领城”。中国经济史与环境史有着不解之缘。这不仅因为中国自然资源多样、农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故对传统社会经济的探讨常常涉及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而且从研究实践来看亦有迹可寻,冀朝鼎先生1936年出版的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Key Economic Areas in Chi- nese History)-书,即被环境史家伊懋可(Mark Elvin)教授称为“最早的中国环境史”著作。该书实际上是作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堪称经济史名著,但是否为环境史著作则见仁见智,这不仅取决于该书的内容与方法,亦与人们的环境史概念及其理解密切相关。不管怎样,该书结合自然环境来谈中国历史上的水资源开发,注意灌溉、防洪、水运的社会功效,还专门辟出一章.揭示“中国水利事业与经济区域的地理基础”,这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上是比较独特的,也在中国经济史与环境的结合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学科来说,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经济史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新方法、新视角、新议题的出现以及史料的拓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与新认识。除了循着原有的历史学框架之外,经济史又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借鉴整合,出现了各其特色和研究侧重的分支与流派。但在总体上这些研究内容基本上仍围绕历史上的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以及人们的经济思想与观念。一些经济史研究涉及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不过主要是作为经济发展的背景与资源条件来处理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的互动并非其核心内容。经济史研究也关注互动,但这种互动主要是以经济为纽带的社会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区域(国别)之间的互动即使放眼于全球史也是如此,以及社会现实与人们经济思想观念的互动,而很少关注社会经济与自然的互动。在对历史上经济的解释之中,计量与数理统计表现突出,不仅明晰了数量或比例,而且显示出某些要素的相关性、区域之间的紧密联系。此外,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传入与推广,其产权、企业、交易费用、制度理论受到重视,尤其对于制度的广义理解,与社会经济史的重视习俗不谋而合。诸此均大大丰富并推进了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深度与解释力度。不过回头来看,这些解释还是遵循了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教授的信条:社会事实必须根据社会事实来解释。可喜的是,有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资源条件与开发方式对历史上经济发展变化的潜在影响。

还有,对于历史上经济发展的评价,经济史学界主流观点仍然看重经济指标,除了耕地面积、作物品种等之外,又加强了产量、贸易量、劳动生产率、企业效益等方面的考察,甚至还推出了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发展的成果往往是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等等,而不关注环境代价与生态影响。好在后者近年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注意。

总之,一些史学论著已经注意到结合自然环境来研究、解释、评价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及其发展变化。诸此对于拓展研究论题、深化学术研究、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无裨益。这一倾向在年轻学人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一些研究生学位论文成据以出版的论著,其中的第一部分往往追加了所谓的生态、环境内容。不过,从环境史理路研究分析,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可能有待澄清或深化。

第一,当代地理与历史环境。史学论著中所指的自然环境,是指历史上的自然环境。虽然自然环境的演变是一个长期过程,有些演变相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还相当缓慢,例如地质、地势、土壤,使用当代地理描述对历史环境进行勾勒无可厚非。然而,有些自然环境因素看似无甚变化,其实则与所研究时期存在出入,例如地表径流、气候。历史上的河流湖泊,有些已经断流堙废,大江大河尽管涛声依旧,但其支流存在较多变化,干流本身的水量、水质等水文特征亦发生变化。历史气候变化中年均气温看似变化较小、甚至时人亦不易觉察,但这一变化却对动植物分布、农牧业生产、瘟疫疾病等产生直接影响。有些自然环境因素则变化较大,如年际的季风强弱,尤其在人类直接干预的地区,如动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当代所看到的情况与历史时期往往存在不少变化甚至显著变化。因此,研究考察历史上的自然环境,当代地理并非无用武之地,但要明白具体面相与考察对象,我们所考察的是历史上的自然环境,而非当代地理。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要落实所研究时期的历史环境。

第二,地理基础与能动因素。人们生产生活于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地理基础,欲对某地的人类活动、人类与自然的互动进行研究,先搞清楚其地理基础是不言而喻的。这对于那些较少关注的地区,或是同行还不甚清楚的地区,就显得更为必要。不过,对于人们相对熟知的地区,这一地理基础的介绍则不必多费笔墨,否则就会喧宾夺主、画蛇添足。那些人们未曾注意,尤其是触发连锁反应的区域与环境因素,才是我们的关注对象。例如某地存在不同的地貌形态,地势高低错落,历史上与当代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然而,人们在开发的过程中,同样的人力、开垦面积,在山头陡坡还是河谷平原,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同一地区同一土壤,尤其是生态脆弱、农牧交错地区,生长不同的植物就会产生不同的生态效果。因此,研究考察历史上的自然环境,并非一定面面俱到,那些核心、能动的环境因素更值得关注。

第三,环境背景与双向互动。以前人们就注意到人文历史的社会环境,后又注意到单是社会环境难以说明问题,于是加上了自然环境,二者共同构成人文历史活动的基本背景。不过环境史的研究,仅仅罗列、描述环境背景往往无济于事,并不能推进问题的研究,亦不符合环境史研究人与自然的互动这一宗旨。环境史关注人们利用、触发了哪些自然环境因素,对于生态系统产生了哪些影响,而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显著影响。这些影响不仅是当时的,从更长的历史加以观察则更加清楚;不仅是本地的,对于其他相关地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也会产生影响。人们面对这些新的问题包括自然环境变化,会采取哪些行动与措施,有些还对人们的某些思想观念、制度规则产生影响,后者又对人们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产生影响。因此,尽管研究时段不同,关注具体内容不同,并不见得每一课题都要穷尽连锁反应,然而应该明白,环境史中的环境,不仅是提供背景,而是作为互动的一方;影响反馈也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

虽然环境史在中国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学术园林之中还是一棵幼苗,研究还不充分,机制尚不健全。为了推动环境史学在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拓展跨界交流,加强组织建设,谋划未来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筹划举办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年会,会议的主题就是一历史上环境与社会经济的互动。主要议题包括:环境史学的理论建构与未来展望;环境史研究方法与跨学科实践;环境演变与社会变迁;自然 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认知及生态保护。2018年11月20 -22 日,“历史上环境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在厦门大学召开,得到了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共有80余位环境史同仁出席会议,就相关主题与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在推进学术研究、加深彼此了解的同时,还在学术组织规划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大会共收到论文70余篇。有的学者因故未能莅临会议,也发来论文以示支持。会后经过协商与争取,我们计划出版此次会议的论文选集,得到了厦门大学的资助。专门史(经济史)是厦门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1981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7年后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学科,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研究领域与史料方法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本次大会围绕历史上环境与社会经济的互动,不仅突出了环境史这一主题,而且也体现了厦门大学经济史学科的学术传统和发展走向。在出版付梓之前,每篇论文均经作者本人核对修改,有的学者不满意当时紧张撰就的参会论文或摘要,改为发来更为成熟的作品。这些都体现了大家对于这一学术研究、学术组织的关心期待与鼎力支持。

古人云:“始生之物,其形必丑。”不管是会议的组织与论文集编辑,抑或中国的环境史研究与学术组织,还有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其谋划、发展也经受、面临一些困难甚至非议。除了环境史同志加倍努力、共克时艰之外,还需要各界朋友给予理解与支持——-这一学科的跨学科属性决定了其更具开放性,共同为中国的环境史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夯实根基、添砖加瓦。


论题与视角

从关注“一条鱼"谈环境史的创新

生态现代化:环境主义时代关于发展的新话语

全球史视野下的草地生态史研究

避实就虚:中国虚幻环境史研究发凡

观念与见解

神山·奇山·英雄山——西岳华山历史文化蕴义的全程叩问

明清时期地方官绅对南方乡土形象的重塑——以岭南地区为视

明永村藏族的垃圾观念与垃圾处理——民族地区环境史研究的一种探索与尝试

《万物并作: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及展望》译介

评鲍克特《密花石栎:美国西海岸硬木环境史》

资源与开发

自然物种、消费风尚与技术工具的成长动力——6-12世纪中国水力磨坊扩张动因探论

明清赣抚河口平原河湖水文环境与圩堤水利的发展

山水相接处,矿工与船户——清前期湘中地区的煤磺外运与宗族建构

从互生到共兴:民国晚期江汉平原的垸与市镇——以湖北省松滋县为考察中心

气候与灾害

吉林乌拉地区异常气候与灾后重建——以乾隆十六年宁古塔将军满文文书为中心

灾害、气候与政治:光绪初年吐鲁番及其周边地区的蝗灾与应对

近代上海空气污染的影响探析——以煤烟为中心的考察

“旱”何以成“灾”:1932-1953年河西走廊西部“旱灾”表述研究

理论与实践

承继与开拓:中国环境史研究向何处去?

环境史的研究内容和体系建构及相关问题刍议

环境史研究:理论与实践

附录

“历史上环境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