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著作选载 > 国内著作 > 正文

【书讯】张健:《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

发文时间:2022-10-07

作者: 张健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22-9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1158311

本书简介

本成果通过系统搜集、梳理清代黄河中游现存档案、方志和文集中存留的雨情、水情、灾情等史料,建立了黄河历史气候-水文变化史料数据库。基于此重建了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旱涝等级(1644-2009年)、面降雨量变化序列(1765-2010年);复原中小空间尺度上1689-1692年重大干旱、1819年极端降水、1929年气温变化等气候-水文事件的时空分异特征与区域社会响应等历史面貌;进而尝试诊断自然和社会等外部环境因子的作用力度,厘清单次灾害事件影响与区域社会响应的互动关系。与此同时,兼论清代黄河防汛报汛的制度运作方式,及黄河河防管理、河工治理等内容。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历史地理、黄河水利史等交叉领域中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深度。研究结论揭示了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旱涝、降雨变化,极端干湿和冷暖事件的发生特征和规律,既是对全球视野下区域气候重建研究的积极响应,又为当前灾害风险管理和人类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历史借鉴,亦为预测未来数十年乃至百年尺度区域气候变化提供历史相似型。

作者简介

张 健,1980年生,陕西大荔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12年6月获博士学位;同年7月入职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2016年特评副教授,入选西北大学青年学术英才计划。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历史气候变迁、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史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与面上项目各1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并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全球变化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自然科学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先后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历史地理论著奖、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国务院扶贫开发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个人等奖励。


目录

序   张晓虹 I

绪 论   … 1

第一节 历史气候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1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5

第三节 研究问题、目标、思路和方法  … 15

第四节 时空界定与研究区概况    18

第五节 清代以来黄河中游区史料及其蕴含的气候信息    22


第一章 黄河中游旱涝等级序列重建与特征分析(1644— 2009年)   3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30

第二节 代表站点的选取     31

第三节 旱涝等级序列的重建   … 33

第四节 旱涝特征分析    … 40

第五节 本章小结      49


第二章 清代以来黄河中游 5— 10月面降雨量序列重建与特征解析

(1765— 2009年)    … 5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51

第二节 万锦滩水志设立与水位数据解读      52

第三节 面降雨量重建的思路与方法  … 57

第四节 面降雨量重建结果与特征解析   62

第五节 本章小结      72


第三章 康熙年间陕、晋、豫三省大旱事件剖析(1689— 1692年)  … 74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思路     75

第二节 大旱灾情与时空分异特征  …… 77

第三节 大旱事件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分析      117

第四节 1689— 1692年大旱灾的社会应对      134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57


第四章 嘉庆二十四年(1819)黄河中游极端降水事件诊断    158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思路     158

第二节 雨情与灾情    …… 160

第三节 降水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166

第四节 气候背景推断    … 176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79


第五章 清代黄河中下游决溢与气候波动关系讨论(1751— 1911年) …… 18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181

第二节 黄河中下游决溢事件及气候背景      182

第三节 气候波动与黄河历次决溢程度变化关系     191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197


第六章 清代黄河防汛与报汛制度的运作 … 199

第一节 古代水志设立及其应用的三段时期    …… 199

第二节 清代黄河水志设置及其水位记录的学术意义   … 201

第三节 清代黄河河务与报汛制度运作   205

第四节 本章小结      215


第七章 民国时期黄河中游气温变化及寒冷事件   …… 217

第一节 引言     …… 217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219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说明     220

第四节 气温变化特征    … 223

第五节 “民国十八年年馑”与寒冷事件史实、影响及天气背景  … 235

第六节 本章小结      248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250

第一节 结论与创新    …… 250

第二节 未解决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 254


附录一 1644— 2009年黄河中游旱涝等级数据    …… 260

附录二 1644— 1911年黄河中游旱涝分异图集    …… 274

参考文献  …… 309

后 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