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著作选载 > 国内著作 > 正文

【书讯】赵珍:《浮天载地:清代京畿水环境》

发文时间:2023-02-08



从资源环境出发,考察区域社会

发展进程,是历史学的功用使然


现代社会饱受水资源匮乏的困扰,截止2021年,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0.21万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严重缺水国家。除了供需矛盾和水质污染外,我国还面临着水资源分配不均和利用效率低下等难题。人-水关系在人口稠密、经济活动密集,但地处温带大陆气候区的京畿地区尤为紧张,根据2020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尽管实行了南水北调,引黄入京等大量水利工程,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18立方米

意大利史家克罗齐(Croce)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水资源危机日益严峻的当下,如何清洁而高效地利用水资源不仅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成为环境史和历史生态学的考察对象。通过研究历史上的水资源的开发和分配体制,我们能够更好地当代人-水关系的形成路径及其症候。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赵珍教授新出《浮天载体:清代京畿水环境》便专注于清代京畿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在她看来,缺少、水质变差和水利移民在清代便制约着京畿一带经济和人口的经济发展,并迫使中央政府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水利设施建设,并着手改革水资源分配体制。

在《浮天载地》一书中,作者立足于环境史和历史生态学的前沿方向,着眼于清代京畿水体系统、各项水利工程与社会治理、用水工程治理中的自然与社会、京畿水资源的利用与调控、水资源存量与京城人口等多方面议题,勾勒晚期帝制时期京畿地区人-水关系的构建。值得指出的是,在对以颐和园为中心的人工水系构建的梳理过程中,本书运用生态恢复力原理,剖析人工水系的有效循环、适时维护与衰败,探究人工水系运转与清廷国家政治气数的正相关性,指出清廷在政治治理处于上升期时,有条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水系能够有效运转,且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恢复能力,反之,则弱化。


书名:浮天载地:清代京畿水环境


书号:978-7-300-30615-5

著者: 赵珍

定价:69.00元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浮天载地》序言(节选)/

文|赵珍



1

思路与技术路径

资源利用是环境史研究的核心价值。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出发,考察分析区域社会发展进程及其各种关系,无疑是历史学的功用使然,更是当下全球范围内历史生态学或者说环境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京畿地区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都城建设、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长期备受学界关注与重视,成果颇多。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北京自然水体基础出发,考察水源、供水、漕运、排水体系形成,以及水渠、闸坝等引水工程与都城的供水关系。二是探究影响水环境变迁的诸因素及其与自然灾害的关系,间或论及相应的环境影响。三是从水资源利用所引发的社会关系展开,讨论生活用水、卖水业、饮水卫生等问题,角度新颖。

另外,环境史或者说生态史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史学新方向。渐渐形成的“历史生态学”一词,其涵盖范畴至少包括四个学科,即历史学、生态学、地理学和人类学,“尽管这一领域的研究没有统一的方法论,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以不同的方式描述和定义,但是所有的研究者似乎都已经达成共识,认为历史生态学关注的是自然与人类文化的历史相互联系”。故而,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视角,既有研究已打下了基础,同时也留下了需要更集中深入展开进一步研究的余地。以往的研究表现在:(1)注重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连贯性,所关注时段较长,却忽视了具体朝代京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情况,无法表现某个时段中突出大概率事件所透露的具体特征。(2)侧重于对自然水体、城市供水、水利设施等方面的研究,如永定河的研究即是历来关注的重点,可是对因水而起的人类社会的分配调控、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关注不足。(3)有对永定河治理思想的研究,可是对清人利用水资源的理念在实践中的形成过程以及认识程度的讨论,尚需要进一步作实证研究。(4)对清代北京地区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将视角放在区域史的考察上,忽视了北京作为京畿都城的功能,忽视了清朝帝王在治水、用水中的直接指导和参与实践的决策引领作用,这些需要作进一步的论证。(5)对距离今天最近的清代的丰富档案史料的发掘和利用不够,还有对北京原生态的水质、缺水情形、人口增长等因素不能作全面考量,均影响着研究体系的架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仅在国家清史数据库以“永定河”为关键词的档案就有3 117条,其中朱批奏折有1 258条。尽管这些零散资料的阅读整理过程相对烦琐,可是其能够反映历史基本事实,解决既有研究中的疑问,甚而填补研究空白。由于牵扯到水环境问题,如何处理史料中有关水势、水志的数据乃至文字描述,将其结合量化史学方法与地图数据库的优势加工成图表格式,是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处理办法的方面。

本书关注环境史学研究层级中的水资源剖面,专注于从清代京畿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角度展开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缺水和水质较差在明清时期即已凸显,为此,清廷在沿用前朝已有水利体系的同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开辟水源,创建了较为完备的系统,包括水的分配管理机制的形成、水的分层利用的多样化等,可资借鉴。第二,由水资源利用的占地、占房、占林等引发的水利移民等问题,水资源的社会分配上的城郊用水、内外城用水、农田和园林用水等一系列的矛盾与纠纷的处理协调,对今天北京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也有参考价值。第三,立足于水环境与人类社会相结合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京城普通民众生活用水问题,如从事卖水业者、用水观念和饮水卫生等,是从环境史的视角对个体民众生活的关注,对当下用水、节水等有益。总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当水环境问题危及北京社会稳定,进而危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时,重新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对其研究的迫切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多年来,众多学者在该领域孜孜不倦的研究和对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为完成本书准备了必要条件,而前人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未涉及处则需要充实和填补。本书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对清代京畿水资源与人类社会问题的研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充分吸收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在爬梳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朝档案及掌握大量其他资料的前提下展开,基本做到了全面、系统、准确、动态地反映清代京畿水资源体系形成演变的总体情况,以及与地文和人文的互动关系,为清代以来北京水环境研究提供了一项实证性科研成果。当然,在研究过程中,尽量摆脱了以往仅从水利史模式角度来概括北京水环境利用的状况,而结合区域断代的水生态特点,注重个案分析,以探讨北京水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系统的关系,以西山泉湖、北运河、永定河以及都城中心几大板块架构主体,找出了清代京畿地区缺水、解决用水、水利用系统工程变迁的动因等多项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这里水环境的自身规律、各项引水工程的变化及特征,应该说,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2

本书的基本观点

基于以上思路和技术路径,本书在具体操作处理过程中,遵循和呈现了以下基本观点:第一,清代京畿地区水体变化较大,包括水质问题与缺水常态等局面的形成,不仅仅是兴建水利工程、城镇发展、人口增加、用水需求多样化等社会问题所致,也与清代以前对一些水源的利用过度以及引起气候、水文特征的变化有关。当然,水与社会之间,在大多数时候不单表现为互动关系,也可能或共振或延时,具有复杂的结构关系。值得重视的是,有清一代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兴建水资源利用的各类各项工程,表明水资源存量不断减少的趋势已经凸显。第二,清代水利工程的不断兴修维护,一定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因而,在考察中,本书围绕各项用水工程而展开的人类行为的史实与实证研究,是反映京畿地区水环境变化的重心。也由于水的重要,因其而派生的各种社会功能凸显。具体体现在清廷不断调控的政治性、以水为生的经济性、为解除旱情而建庙祈祷的宗教性等方面。还有水资源利用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问题,包括因水而起的诸如经济活动与制约、社会制度与措施制定及实施的利弊选择、自然灾害与应对赈济等一系列问题。第三,因为是王畿之地,京城水的分配又是社会分层的标准,包括不同阶层、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使用。由是,水又成为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标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构成京畿社会网的主线。

围绕京畿水环境主题,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博采学科演进中各直接学科的新思想新方法,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坚持传统的实证方法,注重档案、方志、方略、政书、文集等史料的收集和利用,吸收优秀的传统史学研究方法,重视史料校勘考订,注重吸收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兼顾定量与定性分析,在研究过程中爬梳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各类档案,且这部分是本书研究考察的重心。同时,也利用与创造条件,检索了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所藏档案,弥补了研究资料的缺项。同时,利用清代档案中的水势水位记载,结合当下信息系统的数字化优势,整理出图表,更立体清晰地反映清人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各项举措与选择。所以,本书的主客观目标均是经过努力,将整个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史料收集整理、分析比对工作的基础上。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依据了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以环境史的研究为注脚,采取多学科视角,利用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对清代京畿水资源利用与人类社会进行多层次、更直观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研究,尤其对北运河、永定河水位记载档案进行量化处理,使本书结论具有创新性。

本书以清代京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由此引发的社会行为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力求对前人的研究有所突破和推进。具体来说,考察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清代京畿水体系统。从永定河、北运河、温榆河、潮白河、昆明湖、西山等河流、湖泽、泉水等自然水体概况入手,关注河湖水体存在的地理基础,介绍清代北京地区的水资源环境状况和水体利用系统,进而讨论本区气候环境与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利用的方便与限制,兼及水质问题与缺水常态的成因,比如由历史开发造成的水源短缺、枯竭,由用水需求的多样化等造成的缺水常态,这也是清代各项引水工程展开的根本原因所在。

(2)各项水利工程与社会治理。以前辈学者对引水、排水系统以及湖渠漕运等水利工程的复原研究为基础,如对昆明湖的扩建工程、通惠河的闸坝结构等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具体水利工程兴修及其所引发的占地、占林、占房等导致的水利移民问题,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成本等问题和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及显见的水利工程的岁修制度、物力采办对河道沿岸村落环境及人口处境的影响等。尽管这些均是水利工程建设中所具有的普遍性问题,可是就清代京畿地区而言,所有的大水利工程都是在国家意志的层面主持与展开的,比如永定河的命名与治理,就是在康熙帝的直接过问和主持下进行的。康熙帝很明确地对李光地说,永定河治理的经验,是未来治理黄河中需要推广与否的方面。再如北京城内蓄水库及人工水系的疏通创建,直接的策划者就是乾隆帝本人。这些特殊性与水环境体系稳态且持续存在之间的关系不言自明,这些都是本书做出了具体回答的方面,也是本书所揭示的亮点所在。

(3)用水工程治理中的自然与社会。本书完全本着以用水系统形成过程中的大概率事件为重心的原则,探讨水利工程变迁的驱动力。北运河的张家湾段河流改道,原本就是一个极其常见的河道自然裁弯截直现象,可就是这一极其普通的水流变迁与北运河周边的社会民生境况关系匪轻,对北运河漕运及京畿社会经济的影响重大,既反映了人类利用水资源过程中所遵循的趋利避害宗旨,也是京城粮食供给线是否与以往一样正常循环往复的关键。为此,清廷从国家利益的层面直接过问,拨给帑项,不惜人力物力,多次施工,最终还是顺从了河道的自然流淌。还如,对于由于缺水引发的人们沿途截流,引水系统年久渠废、水流不畅,煤矿开采妨碍水源,异常气候导致的用水调控,极端灾害对水渠河坝的影响等问题,笔者均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本着深挖档案资料的态度,给予深入讨论和细致思考,作为重点问题予以考察与解析。这些也是学界在以往研究中未能给予解答的难题。

(4)京畿水资源的利用与调控。由于京畿社会分层的特殊性,有必要考察京畿水资源利用和分配的多样性问题,包括北京城区与郊区的用水差别,城内皇室、官员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用水(主要是饮用水),郊区园林、农业生产、花卉种植和漕运用水的分配问题,以及用水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和解决机制,并兼顾北京地区的用水管理制度等。所有这些问题使人类社会与水资源直接而密切地关联在一起,更是清代北京地区客观存在的生态问题,影响着京畿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书通过在理论和实践上结合考察,得出了较为符合历史事实的研究结果。

(5)水资源存量与京城人口。清代以来,城镇发展、人口增长既是全国性的问题,也是北京社会所具有的特殊问题,而结合水资源存量对其加以考察,更能反映和折射出人类赋予水资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剖析国家对水资源调控的权力体现。当然,本书对京城发展中必须正视的作为商品的水及卖水业、用水卫生,还有用水、节水观念等层面和问题也进行了必要考察。这些均对清代京畿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发展和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6)以清代京畿水资源利用中最具典型性的北运河、永定河为主轴,以展示清人对水资源利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的认知程度,以及在水资源利用中所实施的趋利避害之举,包括因此所关联的社会运转与调控能力。

以上内容,至少在学术层面反映出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有着扯不断的联系,这些是在研究过程中引起足够重视的客观实在问题。事实上,当今的南水北调工程更是北京发展规模与资源供应矛盾问题处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诚然,本书在研究着手之初,就立足于生态史或者说历史生态学这一学科发展的前沿,以学术新观念的立场为起点,围绕如何利用与结合学界既有成果,而又不拘泥于研究现状的角度展开思考,尤对清代在对永定河治理中的客观实践活动加以检视,结合现代生态湿地理念加以考察。并且,在对以颐和园为中心的人工水系构建的梳理过程中,本书运用生态恢复力原理,剖析人工水系的有效循环、适时维护与衰败,探究人工水系运转与清廷国家政治气数的正相关性,指出清廷在政治治理处于上升期时,有条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水系能够有效运转,且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恢复能力,反之,则弱化。另外,在清廷对西山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其构建的西郊皇家园林体系因地制宜,收到良好的生态效益。如此,从学术传承的视角而言,即吸收传承了学界既有研究成果的精华,又不失时机地传播了现代学科发展中的新理念与新思想;从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而言,对历史上人类的水利经验既有吸收也有弘扬传承,尤其是昆明湖等一些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水体,其本身所涵盖的自创建至发展过程中的恢复力理论等,也是本书在理论与方法上的新尝试,是本书对客观历史现象在学理层面的回答。

/ 作者简介/

赵珍(1962一),青海西宁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传记组专家,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态恢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地方史志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环境史、清史与历史地理的教学与研究。主要成果有专著《清代西北生态变迁研究》《资源、环境与国家权力﹣﹣清代围场研究》《黄河上游区域城市研究(1644一1949)》《绥边福将杨遇春研究》及编著、译著等多部,在《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并完成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 内容简介/

水,浮天载地,与城市发展紧密关联,受人类干扰较大。本书立足于唯物史观与生态学学科前沿,以学术新观念为起点,通过对清代京畿水环境及其特征的梳理,分析了以往研究中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普遍性问题和有待深入探讨的方面,对清代一系列与水有关的政策措施和实践活动进行了考察与讨论。

本书将研究建立在潜心爬梳第一手档案资料的基础上,主体研究包括:西山人工水系的构建、城市供水困局的摆脱、北运河漕运的变化与应对、以护佑京师为首要的永定河治理,以及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人水关系、人们趋利避害的宗旨与期望等。本书认为,清廷为应对京畿水环境变迁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有积极主动的一面,也有消极应付的一面;而从国家意志层面展开京畿各项与水有关的实践活动,是清代治水与治政的主要特点。这些活动,或对京畿地区水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或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凡此,均为今人的用水、治水与节水提供借鉴,也进一步揭示了资源利用是环境史研究的核心价值。

/ 目录/


导  论


一、研究概念与界定


二、与水环境相关的学术史研究层面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京畿水环境及其关联要素


一、水资源基础与利用中的趋利避害


二、水环境视角下的京畿气候与降水


三、京畿水环境与河流的季节性特征


第二章 水润京城与水环境


一、清初京城缺水与需水


二、西山人工水系与生态恢复力


三、西郊水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益


四、京城饮用水的供给与调控


五、京郊的稻米花卉与水生态


第三章 京畿漕粮运输与水环境


一、漕粮与帮船及因水而生的京畿起卸节点


二、漕运及其重空周期与水环境


三、京畿仓场与水环境


第四章 北运河漕运应对与河道治理


一、杨村起剥与水环境


二、张家湾改道与应对


三、筑坝冲沙与挑浚河道


第五章 永定河治理与京南湿地生态


一、永定河筑堤与尾闾河湖湿地生态


二、永定河湿地生态恢复


三、湿地生态退化与清廷的应对


四、永定河工秫秸利用与社会治理能力


结 语


主要征引及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