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
ISBN:978-7-5225-1298-3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人为出发点,综合人类学导论、人类学史、人类学理论以及人类学田野研究经验与成果的综合性著作。作者以其田野研究和人生经验,对人类学这门知识做了全面回顾与反省。其中充满着非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对这门学问的憧憬、热诚、执着、质疑与创造等心路历程。读者不仅能从此书了解人类学对于日常生活各个层面有趣而生动、广泛而深入的知识内涵,更能体会人类学特有的全人类社会文化之整体视野、被研究者的和比较的观点,以及处处可见的反省与挑战已有理论知识及研究者己身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偏见之观照,而有所创新的反思性。
作者简介
黄应贵(1947—2022),出生于福建福州,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博士,人类学家。曾任“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兼任教授,新竹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学士班特聘教授。长期从事社会人类学、政治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和台湾少数民族的社会与文化等方向的研究,出版专著《人类学的视野》《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文明”之路》等,并主编《人观、意义与社会》《时间、历史与记忆》等。
学人推荐
《反景入深林》是黄应贵先生为高阶学生撰写的一部人类学通论作品。该书覆盖了社会文化人类学百年来的主要研究议题、理论视野、研究方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案例。作为一位杰出的华人人类学家,作者既有精深的定点研究,又有广博的世界视野,更有不凡的治学经历。这部著作内容充实,文字易懂,是一部上乘佳作。——梁永佳(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人”易写,但难做。《反景入深林》让人叹为观止地穿透人类学经典,既深刻诠释了不同社会文化对人的涵养,又清晰呈现了理论反思的多样视角;既是专业写“人”的上乘“秘笈”,也可作常人思考人之何以为人的指引。——谭同学(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这是一本从本土研究经验出发,以人的存在境况为观照的人类学理论导读。黄应贵先生结合自身的田野工作与人生经验,以细腻、生动的笔调,勾勒出人类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本书字里行间充满对何为理论、理论何为的实践与反思,以及以日常之思,洞察人心人性,探寻人类可见未来的智识追求,是中文世界不可多得的佳作。——段颖(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知人者论人。黄先生持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展示了文化人观分析的理论脉络,历久弥新。这与当代多维视野民族志中的物观、技观、缠绕观和本体观等共同交织,让人类学之眼不断变动,读者可借以体察世界,直逼真我,去读田野这本读不完的书。——黄志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第二节 人类学发展的历史背景:西方文化的世界性拓展与他者 / 14第一节 人类学与社会学在知识论上的基本差别 / 21第四节 结构马克思论与政治经济学下的文化观 / 62第二节 人类学家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 87第二节 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回答:非洲继嗣理论与东南亚的联姻理论 / 101第二节 女性研究与女性人类学的兴起与发展 / 127第一节 结构功能论:组织性的功利主义式权力 / 149第二节 交易学派:个人理性选择的功利主义式权力 / 150第五节 东南亚民族志:象征性或文化性权力 / 158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之外的另一种可能:礼物经济 / 192第一节 人类学知识、社会文化脉络与社会实践 / 312第二节 社会实践的追寻:一个人类学者的体验 / 318
这本书并不是给一般初学者的入门书,而是论述笔者对于人类学的主观看法,故并不是试图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来介绍人类学,而是透过个人的亲身体验、反省、实践等,勾画出笔者对于人类学的特殊理解或看法,比较接近贝亚蒂耶(John Beattie)所写的《异文化》或利奇(EdmundLeach)的《社会人类学》,所以特称之为“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故我锁定的主要读者为硕、博士班研究生或大学部高年级学生。第一,这里所说的特殊理解或看法,主要是指个人因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成长过程与经验,影响自己对于人类学生涯的选择,也影响了自己对于人类学研究对象、课题与解答方式的选择。当然,研究对象本身的性质也会对研究课题与解答方式有所影响,但无可否认,作为一个非西方文化下成长的人类学者,面对从西方所发展出来的学问,笔者还是无法否认西方人类学的优越性而不可避免地去学习,甚至接受其成果,并受到影响。但这并不表示这接受是没有选择性的,事实上,正好相反;人类学知识的特色之一便是透过被研究对象的特性来反省并剔除已有知识理论中的文化偏见,特别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偏见,而有所突破。这对于非西方文化下的人类学发展特别重要,因这有助于非西方社会的人类学在当地得以有效的发展。故本书明显不同于西方人类学者所写的导论之处,便是尽可能突显它如何剔除已有知识理论中文化偏见的知识特色。否则,我们只需好好翻译一本西方学者的导论书便可。第二,这本书在论述过程中,除了引用人类学古典的研究成果或民族志例子外,将尽可能地加入华人的民族志研究成果。这除了可增加读者的熟悉感外,最主要的还是凸显出本地人类学家的关怀与累积,以及中国各种社会文化的特性,有助于人类学知识在华人社会中生根,并作为华人人类学与国际人类学衔接的桥梁。虽然如此,笔者还是尽可能保留其他文化区重要的民族志,以提醒读者,人类学所具有的全人类社会文化视野,正是建立在对各文化区不同文化特色的掌握上。书中将以不同的字体与类似引用段落来简要记述某个民族志或某个研究的主要重点内容,并标示其大概的地理位置,勾勒出不同人类社会文化的分布。当然,这类重点内容均是笔者主观选择摘要的结果。其中外国人名、地名与书名,已有一般惯用的译名者则沿用之,无惯用译名者则另行翻译,但为免读者无法辨识,书后附有译名对照表。第三,为了便于读者掌握每章的主要论点与讨论,在每章开始,以另一种字体简单摘要该章的主要内容,让读者更易掌握整章的讨论。而所有章节与内容的选择,多少反映出笔者心中“社会”与“文化”的图像及个人的限制。特别是在外国语文能力上的限制,使得本书所指的国际学界,几乎只有英语学界,即使包括英译的其他语言著作。这限制只有待未来有人能够克服,而写出更周延的作品来取代了。第四,虽说本书是笔者个人对于人类学的看法,但在有限的篇幅内,不可能也不必要将笔者所理解的全部主要领域都涵盖在内,只能选择性地就书中提及的有限主题来谈。像法律、艺术文学或美学、语言、都市、医疗或医学等等多少已成为人类学分支,甚至已是有专业人类学刊物出版的领域,往往因个人相关知识的限制而不得不割爱。而各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所具有剔除既有知识理论上文化偏见的成就与影响力,以及其成果对于人类学其他领域的影响程度,更是笔者决定是否将其纳入讨论的主要依据。虽然如此,这些被选择的主题或领域,往往是笔者已从事过相关的研究,在理解与掌握上具有某种程度的自信,但也容易带入个人的偏见与偏好。事实上,笔者引用的民族志资料或研究成果,往往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来诠释与讨论,而无法全面照顾到不同文化区与其他的人类学家,更难将中国学者有趣的研究成果通通纳入。这都是个人能力之不足所造成的限制。因此,笔者期望未来能有更完善或不同观点的著作出现,以达到本书抛砖引玉的目的。第五,除了谢谢谢国雄、黄宣卫、陈文德、林开世、林玮嫔、王梅霞等对于各章分别所提的意见外,谢谢陈文德、郑依忆、谭昌国等对于全书所提供的意见,也谢谢刘斐玟与林伟仁夫妇为本书所提供的书名、许婉容代为制作图表与索引,以及王薇绮代为处理一些相关琐务,更特别谢谢黄郁茜对于整本书所提供非常细致而深入的修改意见和修饰。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本书已不只是笔者个人的作品,而包括了许多人的心血在内。另外,谢谢笔者在做与此书内容相关课题的演讲与讨论时的听众,因为他们的响应让笔者有更深一层的领悟。最后,谢谢这本书的读者,我之所以愿意写这样一本吃力不讨好,而在学术界又不见得会算成成绩的书,主要还是工作了三十年之后,愈来愈被它新的挑战所吸引,却离解答也愈来愈远。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没有解答的问题与困惑,留给后面的人来解答与超越,也让这咀嚼后余味无穷的人类学知识能继续吸引人加入。若没有读者,笔者怀疑这本书是否会诞生,更怀疑它存在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