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论文 > 环境疾病 > 正文

被疟疾“改写”的人类历史

发文时间:2013-08-15

被疟疾“改写”的人类历史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箭

疟疾是一种常见、危害大、病理复杂的急性传染病,以间歇性发高烧为主要病征。据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亿例疟疾病例。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传染媒介是被疟蚊属蚊子(按蚊)叮咬。

疟疾肆虐的年代

现代学者根据文献记载,判定不少名人曾遭疟疾戕害,其中有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第一次攻占罗马这座“永恒之城”的蛮族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大诗人但丁、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克伦威尔、汉代抗击匈奴的霍去病等。疟疾曾长期在旧大陆各地区肆虐,如14世纪时曾发生了罗马教廷避居意法边境的阿维农之囚事件。现有研究表明,其中虽有亲法教皇想就近得到法国支持的原因,但担心染上罗马热症、避开疟疾流行区也是其重要原因。

公元前 5 世纪,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已注意到疟疾有不同的热型。古代学者曾怀疑它是由沼泽地恶劣有害的空气(有些暗合中国俗称的瘴气)引起的间歇性发烧。罗马时代的学者认识到排干积水有时能控制其发病。印度古籍《妙闻集》(Susruta5 世纪前成书)已提到了蚊子与疟疾的关系。中世纪意大利人则把该病归咎于有害的空气。

东西方对疟疾的认识与治疗

欧美新航路开辟后,疟疾很快随冒险家传入新大陆。疟疾的危害迫使印第安人摸索寻找治疗的药物。后来他们终于在南美安第斯山区发现一类树(今叫金鸡纳属树),用其树皮熬药汤或磨成药粉内服能有效地退烧抗病。秘鲁印第安人将它炮制成成药“秘鲁膏”。据传,秘鲁的西班牙总督夫人金琼(Chinchon1630 年在利马逗留时染上了疟疾,其保健医生卡尼萨雷斯用秘鲁土著进献的热病树皮治愈了她,于是她把这种药物传入欧洲。该药后来由大植物学家林耐正式命名为金鸡纳(Cinchona),以兹纪念。尽管一些学者对此说法提出了质疑,但在美洲的欧洲人确于 17 世纪 30 年代知晓并应用了此药。1639 年,西班牙的奥斯定会修士卡兰查曾明确提到此物:在洛克萨(Loxa)国生长着一种他们所称的抗烧树,可用其黄棕色树皮磨成药粉,用两枚小银币重的药粉兑成汤剂服用,可治疟热症和间日热。该药在利马已收到神奇的疗效。”1640年代初,此物传入欧洲。

但当时推广并不顺利,仍有不少人拒绝使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克伦威尔就因染上疟疾后,拒绝服用“耶稣会树皮”而去世。同时,欧洲的医师也持续对金鸡纳疗法进行改善,以增强疗效,减小副作用。英国的塔尔博尔在 1672 年出版了医著《发烧学》,在书中提倡服用以金鸡纳树皮为主药的复方合剂,但对其配方秘而不宣。直到他于 1681 年去世后不久,其药方才公之于众:原来是金鸡纳树皮粉、玫瑰叶、水、柠檬汁与欧芹汁的混合物。金鸡纳树的大量药用导致野生金鸡纳森林资源萎缩乃至遭破坏,于是欧洲人于 19 世纪中叶开始在印度、锡兰、爪哇进行人工种植并获得成功。

疟疾在中国称打摆子、脾寒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疟”为“热寒休作,从疒,从虐,虐亦声”。“虐”的释义为“残(暴)也”。汉代人已认识到疟疾周期性发热发烧等症状。战国末年,《黄帝内经》中的《疟论篇》和《刺疟论》已有疟疾病因、病机、症状、针灸治法的记载。汉代《金匮要略》对疟疾的因、证、脉、治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瘴疟多发于岭南山瘴之地,由瘴毒引起。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明确了疟疾病是感受疟邪所致。中医认为疟疾是因感受疟邪、瘴毒而起。由此看来,中医所说的疟疾与现代西医所说的由按蚊传播、因疟原虫作祟的疟疾颇有区别。在临床治疗上,据公元 1—2 世纪成书的《神农本草经》记载,已使用植物中草药常山:常山味苦寒,主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鬼毒,胸中痰结吐逆。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已有用黄花蒿的治疟病方。

奎宁的出现与疟疾发病原因解析

金鸡纳传入欧洲后,改变了疟疾的治疗。该药不久由传教士传入中国。1693 5 月康熙帝患疟疾,久治不愈。传教士献上金鸡纳药很快治好康熙的病。康熙大喜,随即重赏传教士,鼓励西洋医学在中国传播。治疟特效药金鸡纳从此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康熙时举人查慎行曾有记载:西洋有一种树皮,名金鸡勒,以治疟疾,一服即愈,用药只在对症也。乾隆时,医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记录了欧洲人带来的金鸡纳“……治疟。澳番(指澳门葡人)相传。不论何疟,用金鸡勒……一服即愈

金鸡纳及后来用科学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的奎宁虽能有效治疟,但其发病机理仍是云山雾罩。在人类不懈的探索下,19世纪末人们终于发现了致病的真正原因。1888年,法国军医拉佛朗在非洲疟疾患者血液的红细胞中发现疟原虫。1897 年,英国生物学家罗斯在印度发现按蚊体内疟原虫的合子,并阐明了人体内与蚊体内疟原虫的发育史以及疟疾的传播方式,罗斯因此获得1902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外,1889年,戈尔基阐明疟原虫无性分裂周期与疟疾发作一致,这就理清了疟疾患者间歇性周期性发烧的病理。1938年,拉斐尔等人在鸟疟原虫中发现疟原虫的红细胞外期发育系。1920 世纪之交的上述发现终于揪出了疟疾的罪魁疟原虫。

(本文系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skqy201215)阶段性成果)

(备注:本文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 724日,第A06版)

【排版:聂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