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论文 > 灾害文化 > 正文

族群、环境、地方知识与灾难——以1786年四川大渡河地震为例

发文时间:2019-06-25


族群、环境、地方知识与灾难——1786年四川大渡河地震为例

郭建勋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1786年发生在四川泸定大渡河畔的地震震级高,引起的水患波及长江中游,造成极大损失,这既有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也与地震前汉人带来的新环境观、生计方式、建于河谷的村落、当地人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地震中汉人与当地人在伤亡人数和受水灾影响方面有较大差异,显示了汉式建筑技术、当地人的生态观念在应对地震及次生的滑坡、水灾方面,各有优势。而处于社会底层的汉人与当地人的房屋倒塌情况严重,与上层的官员、土司、头人相比,灾难损失也最大。因此,防灾减灾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重视灾难中的社会、文化和人的因素。1786年地震分析还表明,在族群接触的背景下,地方知识也会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丰富和发展起来。多元生态环境、多族群的活动及地方知识与灾难的相辅相成关系,是理解西南地区不同类型灾难发生过程的又一思路,值得关注、细化和深入探讨。

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康巴藏区宗教信仰与社会秩序的民族志研究”(13XMZ024); 西南民族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项目(2013XWD-S030304)

关键词:大渡河地震;灾难;族群文化;地方知识

(特别说明:文章转载自《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