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论文 > 灾害文化 > 正文

灾后重建与羌族灾难观的重构

发文时间:2019-05-30

灾后重建与羌族灾难观的重构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摘要:灾难观是人们关于灾难的认识与观念。羌族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羌族地区生态环境、预防与应对各种自然灾难的观念,并且在具体场景中指导人们实践。可以说,羌族灾难观是羌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羌族人民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不过,当灾难一旦超出已有的经验认识范围而又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灾后重建时,原有的灾难观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强力冲击。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程中,现代科学观念的强力进入、抗震标准的强制实施,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受援条件的限制等,不仅与羌族原有的灾难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张力,并在具体实践中如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建筑材料与结构的抗震性,生计方式从多元互补到结构单一,避灾仪式的删繁就简与时空转换等等方面,重构了羌族的灾难观。羌族灾难观的重构对于羌族社会的意义,尚需时日观察。

关键词:羌族灾难观;灾后重建;重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路径研究”(15AMZ010)阶段性成果。

(特别说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07期,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