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杜香玉同学参加“灾害与历史”第二届高级研修班

发文时间:2017-08-12

杜香玉同学参加“灾害与历史”第二届高级研修班


2017年8月4日至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灾害文化追踪“灾害与历史”第二届高级研修班于山西大同市美乐嘉商务酒店举行。主办单位特邀中国地震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高建国研究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郝平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邱仲麟,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王晓葵,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余新忠,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朱浒教授等灾害史、疾病史、人类学、地理学领域知名专家集中讲授中国灾害史学界最新研究动态、理论和方法,藉此增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和拓宽研究视野。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中央党校、陕西师范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南京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中南大学、云南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的青年教师、硕博士研究生共35人参加此次暑期研修班。我所2015级研究生杜香玉同学报名参加了本次研习,在研修班小组报告中作为主持人,开展小组总结和汇报工作,并同与会师生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和交流。

1  “灾害与历史”第二届高级研修班全体师生

根据主办方的安排,研修期间上午进行专家讲座,晚上开展小组报告和讨论活动。中国地震局高建国研究员以《2008年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两次巨灾补偿谱》为题,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灾害进行了定值与定量分析,从灾害监测、灾情采样到灾害应急管理及灾后重建工作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华东师范大学王晓葵教授从人类学角度出发,以《灾害记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题讲授了人类学灾害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范式;南开大学余新忠教授从新文化史视野探讨了灾荒研究中史料的运用,中国人民大学朱浒教授以《官场现行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说中的义赈形象,并深入探讨了文本与现实对比之下的社会文化建构;山西大学郝平教授以《丰歉年略》为题,对一个山西商人记述的文本进行解读,强调灾荒史研究应该走向田野;“中央”研究院邱仲麟教授以《明清的城市灾变——以北京为例》为题,对城乡灾害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进行详细的讲述,对于灾害的频率大小、规模、史料记录等提出了质疑,认为灾害史料的解读应该进行考证和对照,尽量避免理论在前、史料在后的研究路径。

2  山西大同县火山群遗址

此次研修班为灾害史、环境史、地理学和人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融合与沟通提供了新的研究理念、方法,为国内致力于灾害史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8月9日,研修班全体师生到山太原火山群遗址、大泉山、明长城遗址进行考察,从灾害发生地遗迹到水土保市科技示范园,让大家感受到了第四纪自然之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