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纪念方国瑜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发文时间:2013-03-25

纪念方国瑜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2013323日上午9时,在云南大学九十周年校庆到来之际,云南大学在校本部科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了《纪念方国瑜教授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校党委书记刘绍怀、校长何天淳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校领导林文勋、张昌山等参加研讨会。云南省社科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相关人员以及方国瑜先生家属出席会议。何天淳校长亲自主持会议。会议由人文学院、校庆办公室承办。

校党委书记刘绍怀在研讨会上讲话。他说,方国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先生的一生与云南大学紧密相连,先生的学术与云南大学的发展休戚相关。在云大建校九十周年校庆之际,缅怀并纪念这些对云南大学发展有巨大贡献的专家学者,是校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他号召青年学子不断开拓进取,继承方国瑜先生的治学、为学精神。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吴光范先生做《巍巍先驱 荡荡典范》纪念方先生诞辰110周年的发言。他说,方国瑜先生是中国民族史的泰斗,是云南地方史学和西南民族史学的拓荒者,是纳西象形文字研究的开创者,是云南地方史料收集整理的集大成者。方先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今天依旧是我们认识云南、建设云南、发展云南的重要历史依据;在新时期,要不断学习方先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治学精神;学习方先生甘为人梯、教书育人精神。

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刘大伟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并做了方国瑜先生巨著《云南民族史讲义》的首发仪式。《云南民族史讲义》是方国瑜先生建国后长期授课积累而成的、关于云南民族史的经典著作,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未能出版,云南人民出版社此次出版,是该著作的首次出版,学术价值极高。

人文学院院长段炳昌教授在会上发言,缅怀、思念方先生,并鼓励后学学习先生一生为学、刻苦专研的精神。

方国瑜先生女儿,云南民族大学方福祺教授作为方先生家属在会上发言,她说,方先生得以成为著名学者,得益于许多前辈大师的栽培,这些人中包括历史学家陈垣先生、刘半农先生,音韵学家赵元任先生,等等。言辞恳切、处处充满温情。

云南大学原副校长、著名历史学家、方先生学生林超民教授在会上作重要发言。林老师回顾跟随方先生的求学经历,高度评价先生在治学、育人上的功绩。他说,方先生一生专研学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学术上堪为一代宗师,方先生的许多观点与论著成为时代经典,其中关于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观点,更是方先生对中国史学界原创性的贡献;方先生在育人上也功绩卓著,培养了大批云南地方史、民族史方面的专家。方先生是云南大学的骄傲,更是云南人民的骄傲。

纪念方国瑜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场


方国瑜(19031983年),字瑞臣,云南丽江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纳西语言与历史学之父、中国民族史泰斗、滇史研究开创与奠基人。历任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云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和云南通志馆的编审、审定、续修委员及云南省民委委员、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省博物馆筹委会副主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副组长、九三学社云南省工委副主任等职。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认真的精神,在中国民族历史、中国西南边疆史地、云南史料目录、东巴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震古烁今的杰出成就。

1923年,方先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1929年入北师大国文系本科,1930年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研究门研究生,同时在两个学校研读。他在古文字、孔子教育思想、慎子思想、音韵学诸方面都有新的建树。经三年不懈努力,写成《广韵声汇》一书,得到北京大学研究生国学门研究生导师的一致肯定,是中国音韵学研究史上不可忽略的标准性著述。

1934年,方先生到金沙江考察,首次发现纳西标音哥巴文摩崖。他虚心向东巴经师求教,写出了纳西象形文字谱的初稿,到南京后向赵元任、李方桂先生学习语言学,用国际音标为纳西象形文字标音,编成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详实、科学的《纳西象形文字谱》,章太炎先生称赞此书书研究纳西历史文化的先导。方先生也因此被尊称为纳西语言与历史学之父

1936年,方先生受聘于云南大学,先后任文史系教授、主任、云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1938年以后,又兼任云南通志馆编审、撰修等职。撰写了《建制沿革》、《疆域考》、《金石考》、《宗教考》、《族姓考》诸目,为《新纂云南通志》的编纂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7年,方国瑜先生在云南大学创建西南文化研究室,编辑出版《西南边疆》杂志。先生撰写的《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汉晋民族史》、《云南民族史讲义》、《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方国瑜文集》等著作是研究滇史的传世之作,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

1950年初,在方国瑜的建议和推动下,云南大学建立了中国民族教研室,这不仅是中国民族史教研室,也是学术阵容最强的中国民族史教研室,开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史研究与教学的先河。1958年他组织杨堃、江应樑、尤中三位学者编写《中国民族史》作为教材。1981年,云南大学中国民族史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第一个中国民族史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了中国第一个中国民族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他提出的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学说,是研究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创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