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会议纪要 | “祸不单行:历史时期西南灾害文化”中外博士学术沙龙暨第一届“绿绘史澜”环境史青年论坛

发文时间:2024-11-13

祸不单行:历史时期西南灾害文化中外博士学术沙龙

暨第一届绿绘史澜环境史青年论坛纪要

 

 

20241110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祸不单行:历史时期西南灾害文化中外博士学术沙龙暨第一届绿绘史澜环境史青年论坛在中央民族大学文西楼1103会议室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主任周琼教授发起、指导与评议,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曾磊主持,慕尼黑大学博士候选人艾梅与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李家鑫、田佳文、杨俊涛分别进行博士研究方向的专题发言暨开题报告。

 

 

会议于10日下午2时正式开始,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主任周琼教授首先发表开幕致辞,向参会师友表达了感谢,并介绍了青年论坛的发起渊源及未来活动的开展目标。周琼教授提到,“绿绘史澜”环境史青年论坛筹划已久,冀望通过举办系统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与统筹能力,提升学生的学术视野与思维;本次艾梅博士自德国来访,促进了首届论坛的召开,推动这项开创性活动正式落地。“万事开头难”,周琼教授寄语,“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共建智慧,相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在未来将发挥出重要作用,为国内外环境史学界凝聚人才、输送人才,逐步发展为国内外重要的环境史研究重镇。”

 

 

本届论坛分为四场专题报告,每位报告人发言20分钟,评议及讨论10分钟。

 

第一场报告由艾梅(慕尼黑大学)发言,题为Millennium perspective on the dynamics of social resilience to flood hazards in the Tea-Horse Road areas(《长时段视角下茶马古道地区的洪灾应对及社会韧性动态》)。汇报首先介绍了韧性概念及其在社会生态系统研究中的运用,指出韧性不仅涵盖社会系统在灾害中的恢复能力,还包括系统在压力下的适应与转型能力。随后,报告探讨了韧性理念在历史时期西南地区洪水研究中的应用可行性,认为将韧性作为分析框架有助于深入理解该地区在长时段洪灾冲击下的社会应对机制和适应策略。在此基础上,报告基于田野调查数据,系统介绍了茶马古道地区农村社区在洪水管理中的具体措施,包括水利设施建设、预警系统、社区协作机制等,并提出了适用于衡量社区韧性的具体指标。最后,报告着重分析了洪水文化对当地少数族群韧性演化的作用与影响。对此,在场同学就 “弹韧性”命名、韧性指数如何量化、调查问卷能否映射灾害心理等问题加以讨论。周琼教授指出,要深入探究“韧性”形成的原因、要素及其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将其放置于宏观的社会网络当中,从宏观视野观察微观问题,并发出思考:人类应灾举措不断发展,也可能导致其他物种消亡,塑造韧性的同时,是否也在破坏韧性?

 

 

第二场报告由李家鑫(中央民族大学)发言,题为《清至民国时期川滇黔地区冷害研究(1644-1949》。其拟从内、外史视角探讨清至民国时期川滇黔地区的冷害,系统研究冷害的生成机理与社会影响、时空分布特征、应对体系嬗变过程及其成效评价,以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为基石,尝试构建新的冷害史研究理论框架,突破“就灾言灾”的传统研究窠臼;通过挖掘川滇黔地区在应对冷害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本土知识,剖析其在冷害情境下的信仰塑造机制,构建该地区冷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多个维度,阐释川滇黔地区冷害的本土知识体系与禳灾策略;通过探究雪灾的生态叙事以及雹灾的民俗记忆,进而丰富川滇黔地区冷害的灾害叙事与书写内容。对此,在场同学对冷害史料的界定与搜集、论文框架缺少个案研究章节、研究时段的科学性等问题进行发问。周琼教授提出,应完善对冷害概念的界定,并把研究融入灾害史以及气候史研究脉络之中,由此才能开展真正的学术对话。

 

 

第三场报告由田佳文(中央民族大学)发言,题为《晚清以降四川寄生虫病的防治实践与疾病文化(1900-2000》。其研究聚焦于20世纪四川地区的寄生虫病,全面分析疾病的知识流转、时空分布及影响、防治实践和文化形塑等多维度内容。一方面,深入探讨四川在区域防治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另一方面,将寄生虫病防治实践与“三农”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对疾病的细致分析,揭示寄生虫病背后的社会、哲学与人文意涵。对此,在场同学就“六边形”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论文遣词造句的风格与艺术、时段分期标准取自内史还是外史等问题展开讨论。周琼教授认为,或可增加一个“防疫经验”章节,且需站在高位研究寄生虫病,由此方可宏观把握、理论提升,增强研究的高度与张力。

 

 

第四场报告由杨俊涛(中央民族大学)发言,题为《清至民国四川灾害地理研究》。其拟通过详尽的历史资料搜集与分析,结合现代地理学、气象学和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揭示历史时期四川地区经历的气候波动、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风灾、冰雹等)以及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的发生频率、强度、影响范围及其背后的自然因素,对历史时期各朝代四川乃至西南各省的气候变迁与气象、地质灾害的主周期规律与时空分布展开基于历史地理学、灾害史、环境史、气象学的多学科、多灾种综合性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对此,在场同学就“赞米亚范式”、灾振指数的量化、研究对象与范畴等问题展开讨论。周琼教授提出,应进一步补充学术综述部分,完善研究的学术背景与脉络,实现研究设想的平稳落地。

 

本届论坛中,四位报告人充分展示了本人的研究方向与论文框架,认真听取了评议专家周琼教授的指导意见,自由讨论环节中在场同学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积极发表观点。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十分融洽。会议的尾声,主持人曾磊进行总结发言,指出本届论坛的四场专题报告以各具特色的视角研究、展现了西南地区的灾害文化,在肯定本届论坛的学术价值之外,也再次感谢周琼教授的指导、四位博士的分享、协办人员的组织、在场同学的参与。最后,论坛在一片掌声中圆满落幕。

 

会议合影

 

 

文字:张志斌、佟思远

图片:张盼盼

审核: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