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田野调查 > 正文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灾害文化调研小组赴重庆渝东南地区开展田野调查

发文时间:2022-11-22

2022720日至813日,周琼教授承担的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项目批号17ZDA158)启动暑假田野考察活动,由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田佳文、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马明臣和厦门大学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张忠海三人组成的少数民族灾害文化调研小组在渝东南地区展开为期25天的灾害文化田野调查。

调研组先后前往重庆市涪陵区,黔江区小南海镇南海村、新建村,黔江区濯水镇,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酬镇、酉水河镇后溪村,武隆区浩口乡等十多个村寨进行调研。通过对当地政府单位、各村村干部、民间风俗传承人以及部分村民的访谈,挖掘、记录各民族应对灾害的民俗风俗、传说、禁忌、建筑、医药等文化。其中获得访谈资料土家族居多,苗族、仡佬族相对较少。

渝东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加之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多干旱洪涝、冰雹大风、寒潮冻害等气象灾害,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少量地质灾害。该地的传统民俗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吊脚楼,借助山势而建,因此火灾隐患较大,村落时常有火灾发生,多为用电不规范、房屋掉线老化等原因。关于灭火,民众会自制灭火蛋、建筑封火墙来阻断火势。黔江区小南海镇因清咸丰年间的地震遗址堰塞湖而名,因此留下了许多关于地震的传说故事。日常生活中,当地居民还保留着与灾害文化相关的自然崇拜与民间信仰,以及应对自然灾害和疫病所举办的仪式,如赶旱魃、跳端公、烧蛋等。在民居选址、房屋建筑等方面,当地民众传承民族生态智慧,灾害重建时将生态建设融入城市肌理之中,形成地文与人文的景观组装、经济与环保的融合布局和自然与人为的生态营造,使民族风情、传统文化与防灾减灾合为一体。

在这次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了解到自1982年涪陵地区“7.28”特大洪灾过后,政府的减灾防灾工作日趋完善,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近几年发生的灾害以及相关损失正在逐年减少。随着传统的灾害祭祀活动、防灾措施日渐消亡,各民族灾害文化在中华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向着现代化转型,人们的灾害记忆也逐渐模糊,灾害意识、防灾观念也实现了重塑。

调研组成员在小南海地震遗址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