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者简介 > 西南知音 > 正文

韩茂莉教授

发文时间:2019-02-06

韩茂莉教授


韩茂莉,1955年出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专业中国历史地理,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农业地理、历史时期环境变迁、历史时期乡村社会地理。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辽金农业地理研究等项目。2001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6年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2007年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2008年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2009年“中国历史地理”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名师。

1981年1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1985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师从史念海先生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991年进入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为侯仁之教授。1993年留校任教,同年晋升副教授,2000年晋升教授。2000年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作访问学者。曾被日本中央大学、台湾成功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一、主要著作

《图说中国文化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与胡兆量、冯健合著)。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中国区域发展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与胡兆量合编)。

《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三联书店2006年版。

《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宋代农业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二、主要论文

《舟曲藏文化的生态环境观对比分析研究——以当地三个藏汉村寨为例》,《生态学报》2015年第8期(与张旺锋、薛海燕、陈兴鹏、谭政、李坤、马晓理等学者合作)。

《中国历史为何选择农业立国?》,《中国人大》2013年第24期。

《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4期。

《从历史看管理 中国的农业立国之路》,《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20期。

《粟稷同物异名探源》,《中国农史》2013年第4期。

《全新世中期青海海东地区聚落选址与环境解读》,《地理研究》2013年第5期(与袁薇薇合作)。

《Prehistoric Settlements and Environment of West Liao River Valley》,《Chinese Archaeology》, Vol. 12 (2012).182-188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论历史时期冬小麦种植空间扩展的地理基础与社会环境》,《历史地理》第二十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从唐代盐利看唐代中后期各地之盐产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与李青淼合作)。

《首都圈区域空间就业分布结构分析》,《城市问题》2012年第4期(与张丹、李国平合作)。

《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聚落与环境研究》,《考古学报》2010年第1期。

《云梦与云梦泽问题的再讨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与李青淼合作)。

《全新世前期西辽河流域聚落与环境研究》,2009年10月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

《20世纪上半叶西辽河流域巴林左旗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分析》,《地理科学》2009年第2期。

《基层组织创新的濮阳样本 专家评论》,《人民论坛》2008年第24期》(与路明、邓荣霖、陈耀、赵云旗、丁刚等合作)。

《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聚落环境选择与人地关系》,《地理研究》2008年第5期(与张一、方晨、赵玉蕙合作)。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区位分布及其等级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3期(与佟萌合作)。

《北京四合院使用格局和空间格局转变探因》,《城市问题》2008年第6期(与李青淼合作)。

《全新世中期西辽河流域聚落选址与环境解读》,《地理学报》,2007年第12期(与刘宵泉、方晨、张一、李青淼、赵玉蕙合作)。

《近五百年内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

《近300年来玉米种植制度的形成与地域差异》,《地理研究》2006年第6期。

《近代山陕地区水权与管理》,《文史》2006年第3期(总第76辑)。

《近代山陕地区基层水利管理体系探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近代山陕地区地理环境与水权保障系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汉姓发源地述要》,《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第1期(与胡兆量合作)。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考古》2005年第10期。

《辽代西辽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环境特征》,《地理科学》2004年第5期。

《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业开发与人口容量》,《地理研究》2004年第5期。

《辽代西拉木伦河流域聚落分布与环境选择》,《地理学报》2004年第4期。

《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业开发核心区的转移与环境变迁》,《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

《论西北开发的可持续性进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年第3期。

《玛曲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区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2期(与黄国勇、陈兴鹏合作)。

《论中国北方畜牧业产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地理研究》2003年第1期。

《辽代前中期西拉木伦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农业人口探论》,《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6期。

《东阳市城市布局特征与文化内涵》,《城市问题》2001年第5期。

《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地区开发》,《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金代南京路人口与农业》,《历史地理》第十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地区开发》,《古今农业》2000年第4期。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的总体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10期。

《2000年来我国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以及科学启示》,《地理研究》2000年第3期。

《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略论》,《中国农史》2000年第3期。

《论金代猛安、谋克入迁中原与中原农业生产》,《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

《金代主要农作物地理分布与种植制度》,《国学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环境研究与思考》,1999年12月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辽中京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农业人口的迁入与辽塞外本土农耕区的形成》,《文史》1999年第3期(总第48辑)。

《广东方言特征及其成因》,《经济地理》1998年第4期(与胡兆量、王恩涌、阮学金合作)。

《辽代农作物地理分布与种植制度》,《中国农史》1998年第4期。

《中国古代状元分布的文化背景》,《地理学报》1998年第6期(与胡兆量合作)。

《辽代的畜牧业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辽代中京及周围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古今农业》1998年第4期。

《中国人才地理特征》,《经济地理》1998年第1期。

《近三百年来承德地区的经济开发及其区域特征》,《地理研究》1996年第1期。

《宋代荆湖地区农业生产述论》,《历史地理》第十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宋代河北的农业生产与主要粮食作物》,《中国农史》1993年第3期。

《宋代东南丘陵的农业开发》,《农业考古》,1993年第3期。

《宋代岭南地区农业地理初探》,《历史地理》,第十一辑。

《论宋代小麦种植范围在江南地区的扩展》,《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4期。

《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宋代桑麻业地理分布初探》,《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

《西夏农业区域的形成及其发展》,《历史地理》第十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历史时期无定河流域的土地开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2期。

《北宋时期黄土高原的土地开垦与黄河下游河患》,《人民黄河》1990年第1期。

《北宋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域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期。

《北宋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2期。

《宋夏交通道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88年第1期。

《唐宋牧马业地理分布论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87年第2期。

《三国时期“祁山八万户”说质疑》,《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87年第1期。

《唐宋之际扬州经济兴衰的地理背景》,《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87年第1期。

《<元和郡县志>盐州沿革辨误》,《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87年第1期。

三、科研项目

前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基金项目10余项,并出版《宋代农业地理》、《辽金农业地理》、《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等学术专著,并在《文史》、《考古学报》、《地理学报》、《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地理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50篇。其中,历史农业地理研究从1993年《宋代农业地理》问世到《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出版,不仅创立了历史农业地理的撰写体则,且解决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韩茂莉于2012年出版《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为中国第一部通代农业地理专著。农业地理主要研究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及其规律,以及差异性农业空间现象的特点与形成原因。农业生产是一个涉及整个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复杂系统,农业地理也同样具有多元性内容结构,《中国历史农业地理》通篇论述的核心在于农业生产(包括畜牧业)环境利用方式及其变化,围绕这一核心,这部著作全篇120万字,具有创建性地解决了系列重大问题:

1.提出在小农经济背景下,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受到制约,通过提升农业技术提高亩产满足民生需求,仅是一些地区的行为,以各种途径扩大耕地面积与土地利用率是农业发展的主旋律,中国古代农耕区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向山区、向周边扩展属于土地空间扩展的基本途径。

2.确定了中国古代重要农业耕作制度的界限。农业耕作制度的界限不仅是农业生产进程的标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与气候变迁的重要指示物。《中国历史农业地理》论述了农作物两年三熟制北界、一年两熟制北界、冬小麦分布北界与南界等重要农业耕作制度界限,以及近三百年以来重要农作物物候期空间位置的变化,对于研究气候与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3.理清中国古代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地与传播路径,以及由此建构的地理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创新观点:

(1)水稻属于中国本土起源且驯化的粮食作物,栽培稻驯化之初就存在粳型、籼型两类生态型,并从地理分布表现出“北粳南籼”的特点。水稻从长江流域传到黄河流域,粳性特征不断加强,经过长期的培育,北方的粳稻已经与起源地的粳稻有了明显差异。三国时期北方粳稻已传入南方,进而形成了与南方本土水稻的区别,有了粳、籼两类水稻的类型分异。

(2)占城稻与本土水稻杂交后,使南方籼稻增强了耐瘠、耐旱属性同时,也提升了对山地气候的适应性,进而改变了粳籼两类水稻原有“上粳下籼”的垂直分布形式,出现“上籼下粳”形式。

(3)冬小麦从域外传入中国,构成两年三熟制与一年两熟制的轮作核心,决定多熟制存在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受劳动力条件与环境制约,战国至秦汉时期冬小麦主要分布在今山东及毗邻地区,唐代逐渐推向黄河中下游地区。

(4)北方人南下是冬小麦向南方传播的主要动力,但北方人口南下经历了由外来人转为当地人的土著化过程,在移民文化属性的转变中冬小麦南下传播表现出由胜至衰的空间变化。

冬小麦向南方传播依托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这一种植制度出现于北宋时期。最初稻麦两熟制,主要在平原地带,伴随北方移民完成土著化过程,山地种麦表现出更多优势。

由于稻麦两熟制中冬小麦的后作为晚稻,晚稻主要分布在太湖平原以及淮南地区,因此明清以前南方平原地区冬小麦以及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主要分布在上述地区平原地带,其它地方种植冬小麦或为一年一熟,或与其它旱地作物进行轮作,实行旱地作物一年两熟。

(5)玉米、甘薯均为明后期传入中国的外来作物,玉米依循东南、西南、西北三条路径传入中国,但东南一线是玉米实现在全国传播的主要路径;甘薯只存在东南一条路径。

虽然玉米、甘薯两种作物传入中国的基本路径均偏重于东南海路,但传播动力却不一致,玉米传播主要依靠人口迁移,并依人口迁移方向形成自福建至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福建至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并逐步推向北方的传播路径;甘薯传播受官府影响较大,传播次序首先从福建至浙江、山东等东部地区,然后从东部向中西部扩展。

(6)丝、麻为中国传统纤维类作物,两类作物早期分布,麻具有普天之下必有种植的特点,桑蚕则依托丝织技术形成山东、河南等丝织业中心。由于纤维类制品加工与特定技术人群结合的关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纤维类技术中心却长期滞留在北方,至明代彻底完成了向江南地区的转移,并在江南形成丝织业技术与种植中心。

4.提出随着人口增殖与社会发展,追求产量与产品品质是农业生产的双重目标,农作物嬗替与种植制度变化就是以增加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为目的的农业技术进步,此两者不仅是中国古代农业从广度开发转向深度开发的标识,而且建构了新的农业地理布局。

(1)北方粟、南方水稻为中国本土起源、驯化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传入后逐渐扩大种植空间,并从唐宋时期取代粟在北方的地位,形成历史上中国历史粮食作物种植空间第一次嬗替;明后期玉米、甘薯传入中国,迅速在丘陵山地占有优势,并完成粮食作物种植空间的第二次嬗替。

(2)元代亚洲草本棉传入长江流域,不仅取代了西域一带传入的非洲草棉,而且取代了麻类作物的地位,成为主要纤维类作物。19世纪陆地棉引入中国,中国棉花种类出现第二次品种嬗替过程,并形成南北方两大植棉区。

(3)中国主要油料作物多非本土起源,这些作物传入中国经历两次种植空间嬗替。芝麻自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广泛种植于南北各地,元代随着越冬型油用油菜传入,空间上取代了芝麻的地位,并成为南方主要油料作物。清中后期机器榨油技术传入中国,加工大豆、花生等大籽粒果实成为可能,北方各地大面积种植大豆、花生的同时,再次对芝麻种植空间产生冲击,造成第二次对芝麻的空间嬗替。

5.本文提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与各有分地的空间秩序是游牧民族长期遵循的基本原则。稳定性结构是中国史学界赋予小农经济的重要特质,事实上非农业经济也具备稳定性结构,在没有自然与社会这些外力影响下会长期保持传统经济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游牧业也是如此,逐水草而居与各有分地长期存在于草原社会中,这两项原则既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节律,又规定了在共同资源面前获取利益的准则。


四、教学方向

主要讲授 “中国历史地理”等课程,此课程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并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名师称号。其他课程分别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连续十余年,所有课程教学评估均为90分以上,2007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上一条:侯深教授

下一条:鲁西奇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