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著作选载 > 国内著作 > 正文

清代黄河“志桩”水位记录与数据应用研究

发文时间:2020-06-01

图书封面


书名:清代黄河“志桩”水位记录与数据应用研究

作者:潘  威 庄宏忠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0-05-01


作者简介

潘威,博士,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气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史学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历史时期气候-水文-社会关系”和历史地理信息平台设计与搭建。试图通过将信息化手段与传统史料解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传统的历史自然地理研究注入新的思路、方法和问题,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水危机”不确定性的认识提供历史数据和相似型。近年来最主要的工作为构建“历史时期中国水文变化数据库”,并解决其中的“历史时期地表水文过程中人文影响因素模拟方法”。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清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史林》等刊物发表各类论文、书评、综述4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项目1项,并参与多项各类课题。2015年曾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长期外国学者计划资助在日本庆应大学环境情报学部访学一年,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中研院等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学者研究等活动。

庄宏忠, 博士,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目前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水利环境史、中外文化交流史、边疆学等领域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基础调查项目等多项,参与建设“历史时期中国水文变化数据库”等研究工作。相关个人和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清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安徽史学》、《水科学进展》、《地理科学》、《苏州大学学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地球环境学报》等刊物。近年来,多次前往比利时、波兰、香港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参加学术交流活动。2014年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于2014-2015年赴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KU Leuven)从事学习和科研工作。

内容介绍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开发水资源力度加大的背景下,黄河水资源所可能呈现的面貌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通过模拟得出的预测结论认为“全球变暖”可能导致黄河流域降雨量减少,进而导致径流量萎缩 。受季风气候控制,黄河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60%70%,而三门峡水文站控制面积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1.7%,年径流量占全流域的86.7%,可以指征黄河中游汛期流量的多年变化。中国连续性和精确度较好的水文数据不过百年长度,难以诊断长时段气候变化与河流水文变化的关系。历史文献中存在的水位信息是上延器测水文数据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清代奏报中保留有非常丰富的汛期涨水尺寸记录——“志桩”水位,成为复原18世纪以来黄河汛期水文情况的唯一可用资料。本书在揭示“志桩”水位记录奏报形成过程、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对该套历史水文记录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探索,重建并分析了18世纪中期以来黄河的汛期水量、汛期时间波动,为深入讨论黄河水文变化规律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参考。

第一章 清代河务部门的报汛制度

第一节 清代志桩与水报


第二节 清代志桩的功能与分布

第三节 清代淮河水报制度建立

第四节 清政府对黄河中游洪水环境的认知与信息掌控

第五节 黄河中游志桩水报制度建立

第二章 清代黄淮志桩水报运作实态

第一节 “三汛”呈报中的水情预报

第二节 跨境域合作:河、印“协力料理”

第三节 黄河水报传递方式的嬗变

第四节 淮河水报制度的运作实态及其发展


第三章 1766年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文变化

第一节 17662000年黄河三门峡断面径流量重建

第二节 对三门峡断面数据的分析

第三节 黄河与永定河径流量变化的关系

第四节 黄河上中游径流量变化的同步性

第五节 黄土高原河流入汛时间的变化

第六节 入汛时间波动


第四章 清代黄河中游地区降雨事件的高分辨率个案研究

第一节 清代黄河中游洪水与台风

第二节 清代陕西雨情的文献记录

第三节 《李星沅日记》记录的西安18431845年降水特征

第四节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黄河中游大水的史实和成因


附录 清代(16441911年)陕西雨情水情年表


方修琦

感谢潘威和庄宏忠两位博士,使我有幸提前拜读到他们的大作《清代黄河志桩水位记录与数据应用研究》,并有机会写上几点感受。

1)人水关系研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黄河流域历史时期的人水关系研究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水作为一种不可或缺而变化频繁的环境与资源因素,对人类文明历史的影响极为深刻。它哺育了人类,同时又以旱涝灾害为害人类。对人类而言,数量适度的水是可资利用的资源,过多则成洪涝, 过少则成旱。年际尺度水旱异常的影响一般是局地性或区域性的,但也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年代至百年以上尺度水旱异常的危害更大、影响更为深远,国内外历史上不乏因此导致社会动乱、王朝更替乃至区域文明衰落的案例。中国大部分地区属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差异显著、年际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而严重。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特别是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在充分利用夏半年热量资源和季风降水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不得不经常面对不期而遇的旱涝灾害带来的灾难。历史上的黄河以善徙、善决著称,不断重复“筑堤—淤积—悬河—决口改道”的循环过程,我们的祖先为此在防洪、抗旱的管理与应对措施方面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作出更为周到和细微的考虑。《清代黄河志桩水位记录与数据应用研究》所涉及的治黄方略、河工措施乃至志桩在内的观测与奏报制度对现代河道管理仍具有借鉴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太长时间不曾发生大规模的暴雨洪水了,假如书中所展现的历史特大洪水再次出现,我们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黄河志桩水位记录可为全球变化和灾害研究提供定量的历史水文数据。过去全球变化重建研究使用的主要资料来源为观测记录、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和各种自然的古环境感应体。相对于欧美等西方国家,我国的劣势是现代观测记录短,优势是历史文献记录丰富。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竺可桢先生和邓拓先生等开创性工作以来的百余年中,基于历史文献记录的历史气候变化与灾害史研究已发展成为在国际上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这样的发展得益于几代人坚持不懈地从各类历史文献中挖掘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有关的记录,并建立各种整编的史料集。与清代档案中的“晴雨录”、“雨雪分寸”等记录一样,志桩记录也是一种观测数据,其与现代观测记录中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可将定量的汛期水文情况向前回推到十八世纪,弥补我国仪器观测记录不过百年的不足。利用这些记录有可能在更长时间长度上认识河流水文变化特征及流域内的降水变化特征。作为一个以环境演变研究为职业的人,与无数同仁一样,我的许多研究工作有赖于我国丰富的历史记录。虽然我更多的时候是各种已整编的历史资料集的受益者,利用已整编的历史记录去分析阐述自然地理学问题,但深知挖掘整理历史环境变化和灾害史料的辛苦,因此对从原始记录开始挖掘整理史料的人们一直心存敬意。

3)《清代黄河志桩水位记录与数据应用研究》是打破自然科学与历史学之间壁垒的一次有益常识。长期以来,关注包括清代志桩记录在内历史环境变化和灾害史料的学者主要来自史学和地学两个领域。其中,历史环境变化者们主要关心的是从各种历史记录出发揭示环境是如何演变的,而史学界的学者更关心追寻记录背后的历史。两者关注的重点不同,采用的表述体系不同,彼此缺乏交流和借鉴。从《清代黄河志桩水位记录与数据应用研究》一书的体系看,全书共分为清代河务部门的报汛制度、清代黄淮志桩水报运作实态、1766年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文变化、清代黄河中游地区降雨事件的高分辨率个案研究等四个章节,从中可作者在试图打破两类学者之间界线方面的努力,就学科发展而言,这一工作的意义已远远超过此书本身,体现了史学与自然科学研究融合的趋势,潘威和庄宏忠两位博士以其历史自然地理学专业背景的跨界优势,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潘威博士和庄宏忠博士长期从事历史时期人水关系研究,致力于构建“历史时期中国水文变化数据库”,探索地理信息化手段与传统史料解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他们的研究主题与现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联密切,研究手段与大数据、信息化的潮流相吻合。祝两位年轻人在这条研究道路上有更大发展,期待看到他们更多的成果。

今天北京防疫的级别从一级降低为二级,百日新冠在中国正在走向历史。相信未来会像我们今天解读历史上的灾害一样,会有很多人透过我们所留下的只言片语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我们所亲身经历的历史。


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