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论文 > 生态环境 > 正文

“逝彼百泉”:近代华北的凿泉灌溉业

发文时间:2013-12-16

近代华北地区的农田水利问题一直受到学界关注,研究多侧重于河流和水井灌溉业,而对凿泉灌溉则关注不够。事实上,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展的大规模凿泉运动,取得了一定收益。本文以环境史为研究视角,对近代冀豫两省的凿泉灌溉进行考察,探析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旱灾频发刺激凿泉灌溉业发展

水是农业的命脉,而冀豫两省降水总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华北各地平均雨量只有长江流域的一半,且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而春季恰是冬小麦返青和春播作物发芽的关键时期,需水量大,但此时该地严重缺水,所以该地区流行着一粒春雨一粒金春雨贵如油等俗语。同时,华北地区不仅雨量季节变化大,年降雨量变化也大,而一地作物选择要以当地标准雨量为依据,如增减达25%,作物已受伤害,40%则无收获可言。雨量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

旱灾频发加速了凿泉灌溉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冀豫两省遭受了严重旱灾,以河南西部和北部最为严重,时济源县树皮草根均已吃尽,现在粮绝疫发,死者已近万人,村落为墟,亘数十里不见人烟。于是抗旱减灾问题再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官方迫于社会压力,开始制定一系列农田水利规划。

从经济角度来讲,沿河开渠灌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遭遇大旱时,水量也较小,引水灌溉难度大。而凿泉成本低,后期灌溉省时省力,深度不过二三尺,便能见水,且地下水自动向上涌出,只需开一水渠,便能引水灌田,灌溉效益大,大泉一日可以灌田数百亩,即使小泉一日也能灌田数十亩。此外,泉水受季节影响较小,水源比河流充足,自然成为最经济的灌溉方式。从区位优势来讲,华北地区的地形和地层构造颇不规则,在太行山系与平原相连的地带多有涌泉,时记载河北泉从地涌,一决则通;水与田平,一引而至,比比皆然。尤其不少山前冲积扇地带地下水埋藏很浅,特别适宜作为农田灌溉的泉源。因此,华北地区凿泉灌溉规模最大、效果最显著的是冀豫两省。

凿泉灌溉惠及冀豫农业

冀豫两省利用泉水灌溉农田的历史很早,河南省辉县的百泉灌区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开凿。河北满城境内的鸡距、尚泉等在北宋时也已引水灌田。明清时期,凿泉灌溉更加普遍,清雍正年间,怡贤亲王允祥兴办畿辅水利营田,在玉田、丰润等16县疏引泉水,使凿泉灌田达到极盛。

近代,凿泉灌溉首先在河南兴起。1928年,河南省大旱,赤地千里。据梁建章称太行山、嵩山、伏牛山、桐柏山等周边泉水资源丰富,建议多加利用开采。后冯玉祥组织开展了以井泉建设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工作,首先在豫北太行山麓的汲县、淇县和辉县试行,成绩显著:未及匝月,凿泉百数,合拦河导渠,灌田种麦至数千顷,舆情大慰。

1929年,河北省政府见豫北地区各县凿泉灌田成效卓著,开始派人学习凿泉、推广经验,在靠近山的47个县发展凿泉灌溉事业。据统计,仅1936年河北省涿县等16县开凿的涌泉就达162处,水渠总长度17815.5丈,出水量每分钟共为6307立方尺,灌溉面积达51735.6亩。当时,两省采取多种措施推广凿泉灌田。普通农民不知寻找泉眼与凿泉方法,遭遇干旱天气时,宁旦夕哭泣在地田之旁以待死,而不知发一锹土,以求水源。基于此,当时政府一方面派员与各县协同调查宜凿泉各县情况,另一方面印刷《凿泉浅说》、《豫北凿泉调查报告》等专业书籍,散发至有泉各村农户。并且还在张家口市举办凿泉传习所,传授凿泉各项技艺,培训学员分配至各县指导凿泉事业。

凿泉灌溉对冀豫两省水环境影响巨大。古语云泉甘而土肥,有泉水灌溉的耕地产量远远高于其他农田,也能改善土壤。地下泉水丰富的地区,往往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盐碱化严重,开凿泉水后水位下降,盐碱地成良田,对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复种指数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初期冀豫两省的凿泉灌溉是人类面对自然环境恶劣、水资源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主动做出的应对措施。近代灌溉方式的不断改进与自然环境的变迁关系密切,从最早的利用河川灌溉,发展至凿土井、凿泉、机井等,其实也是从地表水资源的利用转向地下水资源开发的一个过程,反映了水资源的变化过程。

凿泉灌溉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最终水环境的优劣取决于人们对待水资源开发的态度及利用方式。近代以来,人们忽视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协调,一直认为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加上环境变迁,最终多数泉水面临断流。当前,我们必须深化水资源危机意识,推广多种节水灌溉模式,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水资源,协调好农业发展与水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维护自然,才能维持人类与水环境间和谐发展。


(特别说明:本文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报纸日期】2013-11-13;【版号】A05;【分类号】K25;F426.91;【版名】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