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论文 > 生态环境 > 正文

“匀二叶”探析

发文时间:2012-08-28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中国农史》2010年第1



   [ ]“匀二叶是明代以来在嘉湖地区流传的一种桑树管理技术。这项技术是夏伐后对桑树进行疏芽、整枝、养咸树型等一系列技术事项的总称。这一技术基于明清时期嘉湖地区高度繁荣的蚕桑经济而产生,又与嘉湖地区特殊的农业生态背景相联系。本文探讨了匀二叶的技术要点、程序及技术产生的农业生态背景等问题。

   [关键词]匀二叶;桑叶;农业生态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10)01-0028-07


Exploration on the“Yun Er Ye”

ZHOU Qing

   (Chinese Histodcal Geography lnstitution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

   Abstract“Yun Zr Ye”had been a wide-spreaded technique in Jiaxing and Huchou plain since the Ming dynastyThis technique was a summary of the bud thinningpruning and shaping the tree style after the summer cuttingThe technique“Yun Er Ye’came into being on the base of the prosperity of silk economy in the Ming ang the Qing dynastiesand connected with the special agricultural ecology of the Jiaxing and Huchou region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quire into the technique pointsthe history and the agricultural ecology of“Yun Zr h”

Key words“Yun Er Ye”mulberry leavesagri-ecology



嘉湖平原区是太湖流域历史最悠久的蚕桑区,也是明清时期中国蚕桑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当地的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蚕桑生产经验,形成了一套极为精细的桑树栽培和管理技术,所谓匀二叶,就是这些技术中的一种。

   “匀二叶是在春蚕饲养之后,对桑树所实行的集疏芽、采叶、树型维护等程序于一身的技术总和,也是一种地方性的桑树丰产经验。陈恒力先生曾提出匀二叶是嘉湖地区育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山

那么,这个重要的农业技术环节,其具体的过程与背后科学原理是什么,产生这项技术的历史背景又是什么?本文拟根据明清以来嘉湖地区的农书、蚕桑书及一些地方文献资料,沿技术史的研究路径,对匀二叶这一技术的技术要点及操作程序进行复原,分析匀二叶技术运用过程中与桑树生理之间的种种对应关系,最后寻找这一技术产生的历史渊源,探讨匀二叶这一技术出现的有关农业生态背景。

────────

[收稿日期]2009—10—02

[作者简介] (1984 ),女,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史。

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增订:《补农书校释》(增订本),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53页,陈恒力校释部分。


一、留条与树型


嘉湖地区的农民根据养蚕的周期和次数来决定桑叶收获的周期和形式。蚕有头蚕、二蚕,故曰叶有头叶、二叶。”①在嘉湖地区,一年中用于饲蚕的周期有两次,当地因为饲蚕周期的不同,对相应的养蚕周期中收获的桑叶,有特定的称呼。《湖蚕述》记载:蚕食头叶者谓之头蚕,食二叶者谓之二蚕。”②头蚕饲以头叶,二蚕饲以二叶,嘉湖地区当地农民对桑叶一般的利用原则是:头叶剪条,二叶留条,秋叶不采。”③头叶剪条指的是春蚕饲养到三、四龄时,养蚕所需的桑叶量激增,桑叶的收获形式为伐条采桑,伐条的过程中也兼以对桑树施行夏伐,将桑树上带叶的枝条都剪下饲养春蚕,这时收获的桑叶,仍称头叶;春蚕饲养完毕之后,夏伐之后的桑树重新长出枝条,新长出的枝条和桑叶就是二叶,二叶要留在枝条上采摘,桑之萌芽,于二三月间者,谓之初桑(俗谓之头桑),既剪后,旋复抽条放叶者曰二桑(俗谓之二叶)”④这里说夏伐时用桑剪剪下枝条,《天工开物》中称铁剪出嘉郡桐乡者最犀利,他乡未得其利,剪枝之法,再生条此月叶愈茂,取资既多,人工复便。”⑤嘉湖夏伐桑树用剪而不用斧,对桑树剪枝的过程就是夏伐,再生条指的就是夏伐后抽出的新条,即二叶。宋应星说剪枝收获的方法很方便,有其技术背景。嘉湖地区独特的桑树树型养成方式是上述剪条和留条桑叶收获方式的基础。

宋元以来,嘉湖地区的桑树主干逐渐矮化,主干高度逐渐向高干、中干过度,明清时期嘉湖地区的桑树树型较北方常见的高大的乔木桑已发生改变,至清代,拳桑的树型形成。拳桑现在仍是嘉湖地区的桑园中最为常见的树型。

拳桑的树型养成时先确定主干高度和枝干部分的分层,之后每年剪伐时将桑树的顶层枝干作为收获母枝,每年收获这一层枝干上长出的枝叶。因桑条每年几乎都在同一部位发芽,经多年积累生长,使桑树最上层枝干部分逐渐膨大突起成拳头状。

何拭在为《种桑说》写序时形象地描述拳桑的树型特点:高不过五、六尺,然槎柿丛起,如力士支拳,如药叉探手生气远出,若有勒之使还者。少则数亩,多则数十亩,了无杂木参错其间。”⑦何拭看到的应该是一片老龄的桑园,桑树留的拳已经很大;赵翼路过嘉兴时,曾有诗,长水塘边四月天,女桑秃似小儿拳。不知叶为蚕娘剪,拟赋婆娑枯树篇。”⑧在这里,赵翼看到的应该是一片幼龄的桑园,桑拳还比较小,像小孩的拳头。二叶皆从桑拳上报茁夏伐过后,桑树桑拳上的休眠芽或潜伏芽一萌发,这些新芽密集在桑拳上。

新长出的枝条杂乱丛生,这时对枝条要进行匀采工作,选取茁壮的嫩条留养,删去杂乱瘦弱的枝条。当地将匀二叶又写作耘二叶,人们将二叶的处理工作与稻田中的耘田工作进行类比,耘田的重点是稻田除草,匀二叶是删去桑树枝条生长过程中那些过密的叶片、瘦弱的枝条。

夏伐后桑拳上长出的新枝条称为徵条,赵敬如的《蚕桑说》中记载,桑树岁久成拳,拳上所长之

────────

①[]汪曰桢撰,蒋猷龙注释:《湖蚕述》卷1《栽桑》,农业出版社,1987年,第24页。

②[]汪曰桢撰,蒋猷龙注释:《湖蚕述》卷1《总论》,农业出版社,1987年,第1页。

民国《德清县志》卷4《食货志。农桑》。

④[]沈练:《广蚕桑说辑补》卷上,丛书集成本。

⑤[]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乃服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8页。

周匡明:《蚕桑史论文选》,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270页。

⑦[]赵敬如:《蚕桑说》,续修四库全书本。

⑧[]赵翼:《赵翼诗编年全集》第3册,《嘉禾道中》,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⑨[]郑文同:《蚕桑辑要》,续修四库全书本。


条,谓之徵条,壅粪厚者,徵条有八九尺长。”①当地农民又称这些新留的枝条为正条,即拳上直立向上的枝条。《沈氏农书》中讲二叶须老农善采者留其条为来岁生叶之地”③,匀二叶过程中一项具体的技术是留条,因所留的嫩条即明春桑叶着生的枝条,也就是第二年饲养春蚕的头叶着生的枝条,所以极为关键。留取什么样的枝条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经验才能判别出来,一般由有经验的老农来做这个工作。如1950年代嘉兴的钱介浜生产队,是一个匀二叶工作进行得好的队,但这个队几个年轻的不懂删法,在删叶工作进行吋,仍要由老农进行技术指导。

选取好的枝条留养之后,还要保证这些枝条发育良好,促使这些枝条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合理的树冠,从而使桑树整体枝条都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为使新生的枝条生长分布均匀要进行疏芽,此时匀二叶一般的原则是疏去细弱的枝条,留下生长旺盛的枝条,须于枝之过密处及枝之少力者,酌量删下。”⑤在枝条密集的地方要多疏少留,总之要使整株桑树的新长出的枝条分布均匀。在新梢的成长过程中,还要保证这些新长的枝条形成一定的层次,使所留的枝条都能充分利用光能。一般桑树的留条数视每株桑树的拳数而定。每拳上约留三、四条,余均攀下摘叶喂蚕”⑥,这样一株桑树留条一般在24—32条之间。在1952年,吴兴双林农民沈阿祥的丰产桑地中,每株桑树每个拳上只留4—5枝叶条,这些枝条中最长的有7尺高,短枝条45寸,一般的枝条5尺多长,这样安排桑拳上发出的枝条,所构成的叶层分布才合理,如果枝条过多,且任其发育,反而会造成树冠内部郁蔽,降低整株桑树桑叶的光合作用强度。

湖州一带的农民在匀二叶时,把不正、斜、曲的枝条全部剪完,不可以留枝条旁产生的枝条,否则影响丰产,而且叶子容易脱掉,歪曲的桑枝则用绳缚直,形成圆形拳式。”⑦最后养成一种形如伞,圆如盖,望如覆钟的树冠,这种树型最后支撑的是十分有利于采光的叶幕。


二、匀采程序


嘉湖地区农民在这个阶段中不但要注意树型,还要兼顾处理好整枝与养树之间的矛盾。匀二叶首先必须需考虑到夏伐后桑树的生理状态。二叶初匀时,桑树刚进行夏伐,这时桑树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之间的平衡突然被打破,桑树的枝条在短时间内被大量伐去,桑树须根暂时大量枯死。夏伐后的桑树,约要经过7—10天的恢复生长,才能产生新的须根,地上部分也在逐渐长出新的枝叶。

《沈氏农书》提出匀二叶开始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二叶初匀时,不可多打叶片,致嫩条软折,此时预防损抑,不免多留。”⑨在这个恢复阶段,生长出的新叶不能过于采摘,因为这时桑树根系生命活动的恢复过程与这些新长出枝叶的生长同时进行。同时,头叶采摘过后的枝条如有残留在树上的,也要删去,《沈氏农书》中也一再强调这项步骤的重要性:采毕仍旧剪光,清粪连浇两番,自然嫩枝叶茂,明春加厚壅之,叶仍不少。断不可仍留老条,致桑朽坏,此屡试明验,断在勿疑。因为这些老枝条留在

────────

①[]赵敬如:《蚕桑说》,续修四库全书本。

吴兴县人民政府农林科:《菁山乡明星社桑叶丰产经验》,1955年,湖州市档案馆,W73--8--28

同治《湖州府志》卷30

嘉兴县农业局:《本县有关农技站关于蚕桑生产的调查资料》,嘉兴县农业局,1960年。⑤[]沈练:《广蚕桑说辑补》卷上,丛书集成本。

⑥[]沈秉成:《蚕桑辑要》卷11,续修四库全书本。

《浙江省1952年桑叶丰产情况调查表》,1952年,湖州市档案馆W73--5—12

转引自章楷编:《中国古代栽桑技术史料选编》,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145页,《劝桑说》。

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增订:《补农书校释》(增订本),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49页。


桑树上,不仅与新生的枝条竞争养分,并且一株桑树新枝条与根系之间新的平衡也难以建立,老桑留一年头叶,根本衰坏,后虽培壅,终必朽坏败,万万不宜留养。”①所以,匀二叶开始的一个步骤就是去掉桑树上遗留下来的枝叶,湖州归安人章震福在《广蚕桑说辑补校订》中也特别强调二叶必须要去掉。使树留有精神。吾乡每当蚕食不尽时,四处竞卖,以便剪去,不致伤树。”②这样做主要是为桑树下一轮枝条的发育做好准备。

桑树重新进入旺盛生长期,桑树的根系活动重新恢复以后,匀二叶的工作才正式开始。及种田毕,但多留嫩条及新发丛叶,尽情裁去。”③随着夏伐之后桑树的枝条恢复生长过程的完成,这时候匀二叶的措施是于叶密、枝丛处耘采之即可以对桑树丛生的枝叶进行正式的耘采工作了。此法妙处,全在每权留三、四条,喂养夏蚕之叶,均系应去之条。”⑤每个枝桠上留三四条健壮的枝条,其他的都删去,这些删下的枝叶可以用来喂养夏蚕。但夏蚕养育完成,并不代表匀二叶的工作就结束了,若拳下及桑丫集生之枝叶,即二蚕过时宜一概删去,俗谓之删霉丫。”⑥这些拳下及桑丫集生之枝叶,由于桑树枝条的发育成熟,树冠部分枝叶繁茂,遮蔽阳光,下部的枝叶已无再生长的可能行,如不删去,只会影响整体的树势和桑拳上枝叶的生长,并且妨碍主干部分的通风与透光,现代的疏芽技术一般也根据品种要求,在新梢长到56寸长的时候疏去过密的新芽。

对于这些留下来的新生枝条,用的是摘叶的方法,摘叶也有技术要求,同一枝条上的桑叶,摘多少,摘哪一部分,有其先后次序。蕻条上之叶,可摘取,节取,不宜攀折。”⑧蕻条即桑树新生的嫩条,桑树嫩条在其新梢抽叶56片之前,仍不可多采叶,此时如果采叶过度,所留叶面积过少,导致光合产物减少,会削弱此时新梢生长速度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最终将导致枝条上重新生长桑叶减少,甚至会影响明春桑叶产量,所以对长出新稍上桑叶的采摘仍有要求,二叶不可多采,多采则新条软折,如遇叶贵之年,防人偷窃攀损,不得已而匀至顶,必用剪修取,留蒂在条,方无损害。”⑨这里说在匀二叶时,不得已匀到新稍顶部的桑叶,要用桑剪来剪叶,而平时桑剪一般是用作剪枝条之用。留蒂是指剪叶之后还要将叶柄留在枝条上,这样做能尽量减少对枝条的损伤。直到1950年代,吴兴农民对老桑树进行疏芽,匀至顶时一般仍要用剪刀剪,不用手剥,用桑剪同时还可以剪去一些病芽,使其余的枝干部分也不致受伤。

摘二叶也有其次序。各枝上删叶饲蚕,每枝只删三分之一,于近拳处删下。”11为了保证上部枝条的继续生长,应先采摘靠近桑拳部位的桑叶,这是因为随着桑树枝条的成熟老化,同一枝条上,营养物质的输送方向不一样。枝条靠近顶端部分,叶片的光合产物是向上流传,供给稍端叶片的不断生长,枝条下部靠近桑拳的部分已成熟叶片的光合产物,则大多向树干和根部流转,12当地农民将这种技术方

────────

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增订:《补农书校释》(增订本),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83页。

章震福校订:《广蚕桑说辑补校订》卷1

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增订:《补农书校释》(增订本),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49页。

④[]沈练:《广蚕桑说辑补》卷上,丛书集成本。

方大浞:《蚕桑提要》卷2《蚕事》,续修四库全书本。

⑥[]沈练:《广蚕桑说辑补》卷上,丛书集成本。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主编:《桑树栽培及育种学》,农业出版社,1980年,第119页。

转引白章楷编:《中国古代栽桑技术史料选编》,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203页,《蚕桑述要》。

转引自章楷编:《中国古代栽桑技术史料选编》,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199页,《吴兴蚕书》。

吴兴县人民政府蚕业指导所:《1953年春期吴兴县蚕业丰产代表座谈总结会》,1953年,湖州市档案馆,w73—6—4

11[]沈练:《广蚕桑说辑补》卷上,丛书集成本。

12苏州蚕桑专科学校主编:《桑树栽培及育种学》,农业出版社,1980年,第88页。


法称为夏叶匀下条整个匀二叶的技术过程中,关键是如何处理好采与养的关系,采叶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留意和控制枝条生长的顶端优势,现在我们看到的湖桑枝条一般都斜向上方开展,这种枝条的生长姿势是当地农民长期的定向培育的结果。传统时代,像匀二叶这样的技术总结是农民对桑树生理进行长时间观察和了解的结果。


三、农业生态背景


可以看出,匀二叶明显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用以饲蚕的桑叶收获技术,而是于夏伐之后,对桑树进行疏芽、整枝、养树等一系列技术事项的总称。嘉湖地区的农民历来以养育春蚕为主,湖所重在头蚕,饲养颇广,二蚕之生,正在插秧时候,田工甚忙,不能多育,较头蚕不过三分之一。”②春蚕的饲养数量为最大,二蚕养得很少或几乎不养。《西吴蚕略》称嘉湖当地在春蚕之后一般情况下不再养蚕,间或有种连收藏不慎,夏月辄生小蚕,好事者担取养之。养二蚕的人当时被称作好事者,对于二叶,嘉湖当地人郑文同说:虽不养夏蚕亦须如法耘之所以,匀二叶的重点乃在,使夏伐后桑树的枝叶恢复有序的生长态势,而不是以收获第二轮桑叶为主要目的。

匀二叶也有其技术渊源。春蚕之后马上大量采摘桑叶进行第二次育蚕,蚕业史中并没有这个习惯。陈舅《农书》提到又有一种原蚕,谓之再生,言放子后随即再出也。切不可育,既损坏叶条,且狼籍作践,其丝且不耐衣著,所损多而为利少,言之何益也!”④原蚕为再生,指原蚕是二化性的蚕种,原蚕即在春蚕之后所养育的二蚕。陈舅提到原蚕不能养,首要原因是对桑树的枝叶生长不利。

《周礼》中有原蚕之禁,在《周礼。夏官》中禁原蚕是由司马中的马质来掌管,由官方设专职人员来禁止养夏蚕。为何要由司马中的马质来掌管禁原蚕之事?郑玄为《周礼》作注时这样认为:原,再也。天文,辰为马;《蚕书》:蚕为龙精,月直大火,则浴其蚕种,是蚕与马同气。物莫能两大,故禁再蚕者,为伤马與?”郑玄从五行说解释蚕与马同气,因马地位比蚕更重要,所以不允许养原蚕。但《淮南子》将这个问题讲得更清楚。《齐民要术》中引《淮南子》曰:原蚕一岁再登,非不利也,然王者法禁之,为其残桑也。”⑤《齐民要术》利用这条禁原蚕的史料,表明贾思勰是认同禁原蚕做法的,《淮南子》中讲禁原蚕乃是因为残桑,邹景衡解释为秋桑叶为饲马的优良食料,禁养原蚕,可以保证养马肥壮,减少过冬死亡的数量。

清末湖州人沈秉成在《蚕桑辑要》这样综合分析二蚕饲养:一则时届农忙,恐妨田务;二则蚕盛妨马,故《周礼》有原蚕之禁;三则春蚕毕后,桑叶无多,再戕伐其叶,树本受伤,来年之叶必不繁茂。他总结养二蚕是利本不取也就是有损无益,原因之一是夏伐之后,桑树本身还在恢复阶段;春蚕养育过后,紧接着就要投入到繁忙的稻田农作之中,农民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养夏蚕。在嘉湖地区的整体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系统,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子系统,蚕桑生产、水田种植,都依赖于当地居民的劳力耕作。在农业经济高度手工集约化的嘉湖地区,必须在人力投入方面做出适当的调配。

────────

吴兴县人民政府农林科:《菁山乡明星社桑叶丰产经验》,1955年,湖州市档案馆,w73—8--28

转引自章楷、余秀茹编著:《中国古代养蚕技术史料选编》,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4页,《吴兴蚕书》。

③[]郑文同:《蚕桑辑要》,续修四库全书。

④[]陈輿撰,万国鼎校注:《农书》卷下,收蚕种之法篇,第二,农业出版社,1965年,第57页。

《齐民要术》种桑柘第四十五。

⑥[]汪曰桢撰,蒋猷龙注释:《湖蚕述注释》,农业出版社,1987年,第5页,蒋猷龙注释部分。

⑦[]沈秉成撰:《蚕桑辑要》杂说,续修四库全书。


二蚕不能多养,因为二蚕之生,正在插秧时候,田工甚忙。”①同时二蚕养育过程中,自眠至老,皆值黄梅时候。这段时间天气逐渐转为湿热,此时正值江南的黄梅时节,阴雨连绵,饲蚕又最忌湿热,这种的气候条件下不宜养蚕过多,时人夏季也,绳蚋咕嘬臭秽生蛆,茧多穿头丝少坚韧。”②春蚕之后养蚕不仅受天气的限制,还要费力避开各种虫害。《农政全书》中提到夏、秋蚕俱要计算蚊蝇。徐光启指出夏、秋蚕不好养,原因就是需要避蚊蝇之害。所以,在历史传统、生态环境与农作周期的影响之下,嘉湖农民养成了养育头蚕为主的蚕桑生产习惯,育头蚕最为精心,头儿蚕与二蚕不若头蚕之十分重要也。”④

进入夏季,桑树的枝条重新发育成熟,此时新长出的桑叶很多。一般夏秋季节,桑树枝条和叶的生长量约占到全年总生长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头叶剪条,二叶留条,秋叶不采。”⑤头叶收获过后,饲蚕所用的桑叶是很少的,而匀二叶之后所留的枝条上生长出的桑叶,如果不养蚕,将作何用呢?《沈氏农书》逐月事宜中,记载五月份匀叶,至七月就把桑,即将枝条束捆起来,这些枝条上的桑叶已不再做养蚕之用,但六月份的时候,沈氏仍然还要向外订枯桑叶,沈氏囤积桑叶是为了养湖羊。《天工开物》中有:二叶摘后,秋来三叶复茂,浙人听其经霜自落,片片扫拾以饲绵羊,大获绒毡之利。”⑦这里的绵羊指的是湖羊。湖羊的饲养主要在嘉湖地区,嘉湖地区的农民长期用桑叶饲羊,在江南地区形成了特有的白色膏皮羊种。湖羊的发展与蚕桑的发展密切相关,匀二叶最后长成的桑叶,基本上是用来养羊。

在吴兴蚕区,养蚕一直都以春蚕为主,秋蚕叶都用来养羊。蚕区冬季主要以枯桑叶饲羊,当地群众把秋桑叶叫为羊叶经桑之叶,俗名羊叶。当九、十月间,叶已半黄未枯,可于暇时,逐条捋下满地,用稻草搜罗成包,以备羊无草食之时取以喂之。洵属两得。每包约三十斤,每斤值制钱三文。”⑩枯桑叶的买卖在嘉湖农村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一般的情况是养蚕的人家便养羊,桑树种植多的人家养羊更多。11据桐乡农民反映,用枯桑叶作羊过冬的饲料,有五大好处,即羊身肥壮、羊毛好,羔皮质地佳,冬季耐寒,特别是出胎率和小羊成活率高。12

嘉湖地区湖羊的饲养方式均为舍饲,这样湖羊饲养所积攒的粪肥又是上好的壅桑地的肥料,农民一般在羊舍内垫柴草,经过一段时间,也是好的肥料,这些肥壅,被视为树桑之本。《沈氏农书》中详细记录了怎样经营饲养湖羊的方法,提到养湖羊十一只每年净得肥壅三百担13这是沈氏养湖羊的主要目的,乃是为了得肥料。嘉湖地区的农民认为羊粪性热力长羊壅于地”14,农民将羊粪专施

────────

转引自:章楷,余秀茹编著:《中国古代养蚕技术史料选编》,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4页,《吴兴蚕书》。

民国《德清县志》卷4食货志农桑。

③[]徐光启:《农政全书》卷31

章震福校订:《广蚕桑说辑补校订》卷1

民国《德清县志》卷4《食货志。农桑》。

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增订:《补农书校释》(增订本),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1--21页。

⑦[]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乃服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8页。

李群:《湖羊的历史来源及探索》,《中国农史》1997年第2期。

何春华:《吴兴桑蟥防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蚕桑通报》1979年第3期。

章震福校订:《广蚕桑说辑补校订》卷1

11郑丕留主编:《中国家畜生态》,农业出版社,1992年,第211页。

12《浙江省蚕桑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蚕桑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0页。

13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增订:《补农书校释》(增订本),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7764页。

14[]汪曰桢:《湖蚕述》卷1《栽桑》。


于桑地上。这样,当地农家在湖羊的饲养与桑园的桑叶产量、肥料投入之间形成了很好的生态循环,一般来说,1亩桑园枯桑叶,可供l头羊越冬饲料,1头羊所产的羊肥,可以解决1亩桑园的基肥。

综上可知,从嘉湖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来考察,桑叶同时作为蚕桑系统和桑畜系统的初级生产物,桑树在一年生长期内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不仅要供给于蚕桑系统中的蚕的生长,还要供给畜牧系统中的湖羊生长,这就需要对桑树在一年生长期内的光合生产进行人工调节。匀二叶在两个系统的平衡之中起着重要的技术调节作用,这一技术在蚕桑系统对桑叶的利用之后,很好地衔接并保证了桑畜系统桑叶的供给,从而使这一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循环成为可能。


四、小结


     “匀二叶这一农作技术,其实质只是整个嘉湖地区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细小链条。这个技术是当地农民对桑树生理进行长期的观察及对植桑经验的总结结果,也是传统农作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适应的典型例子。匀二叶技术的施行,塑造了良好的树型,保证了蚕桑系统中的春蚕的桑叶供给,又为畜牧系统中的湖羊的饲料来源提供技术支撑,因为匀二叶是秋桑叶生长繁茂的保证。正是众多这种如匀二叶一样细致的农业技术支撑着嘉湖地区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高效运转。

近代以来,随着嘉湖地区蚕桑经济的逐渐衰落,当地蚕桑方面的经营也趋于简化,特别是现代植桑技术推广以来,桑树树型不断矮化,桑叶收获的形式也转为以机械操作为主;同时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传统的农业技术特色以极快的速度消失,那些经过传统时代相当长时间内积累起来的宝贵的农业技术经验,现在已经不为当地农民所熟知。

────────

俞荣梁:《建立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一{补农书)的启示》,《农业考古》1985年第]期。


[ ]

[1]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增订.补农书校释(增订本)[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2]周匡明.蚕桑史论文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3] 楷.中国古代栽桑技术史料选编[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4] 楷,余秀茹.中国古代养蚕技术史料选编[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r5]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桑树栽培及育种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6] 群.湖羊的历史来源及探索[J].中国农史,1997(2)

[7]《浙江省蚕桑志》编纂委员会.浙江省蚕桑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