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评论 > 书籍评论 > 正文

《环境与历史》前言

发文时间:2011-05-07


《环境与历史》前言


新千年开始之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极端的天气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威力,也开始看到许多自然灾害和疾病中的人为因素。认识这些环境问题需要有跨学科、跨国界的视野,也需要更多的历史思考。牛津大学教授威廉•贝纳特和彼得•科阿特斯合著的《环境与历史》提供了一个可贵的尝试,运用比较研究考察在欧洲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中被改造的两国自然环境,展示政治经济与生态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是Routledge出版社的“历史联系丛书”之一,该丛书要求提出创新性或挑战性的观点,总结历史上的学术争论,或是对不同地区或时代加以比较。两位作者分别是美国环境史和南非环境史的专家,全书内容丰富而浓缩,从狩猎、农业、森林、国家公园和环境主义发展五个部分回顾了荒野被驯化的过程,也勾勒出环保思想兴起以及环境观念发展的轮廓。
 
关于这两片大陆上环境的变迁,本书抓住了“驯化”这一主题。面对富庶的自然资源,人的贪欲无限膨胀,狩猎、农耕、矿业和采伐等都是无节制的索取和挥霍,对边疆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书中指出了市场和资本在其中的驱动作用,例如皮毛贸易中含有公司资本主义的萌芽。往往是受到了资源枯竭和自然灾害的惩罚,人们才认识到掠夺式开发方式不能再继续下去,开始野生动物保护、水土保持和林业管理。书中描述了政府行为在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及其与市场和私人利益的复杂关系,也提到杰出个人的贡献,如缪尔发起山岳俱乐部,贾巴武领导非洲人农民联盟,贝内特宣传土壤保护,利奥波德提出“土地伦理”,波普夫妇筹划“野牛公地”等等。野牛和大象分别是美国和南非原有自然多样性的代表,它们从大量繁衍到濒临灭绝,再到渐渐回归,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沧桑变化的缩影,但回归的野牛及其所代表的自然带有“不止一丝驯化的痕迹”。
 
北方与南方国家的区别与联系中包含着许多国际矛盾的根源,是理解环境问题的一个必要视角。在对美国与南非的比较中,本书揭示了一些有趣的相似点和差异性。相似点主要有:种族关系,边疆概念在两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欧洲资本主义殖民对原住民与当地环境的征服等。差异性包括:人口结构上,美国是白人占了优势,形成庞大的中产阶级,南非则是贫穷黑人占多数。政治上,南非的威权政治特征与美国的利益集团民主制衡形成对比。激进环境主义的表现形式上,美国强调自然的内在权利和生物中心论,南非则是强调下层群众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
 
两位作者在比较论述中突出了几点内容:
 

一、“环境公平”问题。


“自然”概念中隐含有政治性质,涉及对资源使用权的社会控制与争夺。在设立国家公园和保护区时往往把土著赶出去;南非白人政府的土地改良计划实质上改变了黑人文化,把黑人拴在保留地,使他们沦为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流动劳工;美国印第安人的保留地不受许多环境法约束,垃圾场多在有色人种居住地区。1960年庞多兰起义和1960年代美国“红色权力”运动反映了环境种族主义引起的冲突。本书还分析了贫穷与环境退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指出发达国家的环境政策往往导致污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环境主义的新发展要求把性别、阶级和种族纳入分析框架,将社会经济公正作为核心目标之一,转向生产和消费的中心,关注第三世界和穷人的需求。


二、“自然”是一个文化建构。

本书将美国和南非的荒野概念与欧洲人思想中文化—自然密不可分的概念进行对比,旨在纠正对非城市、非工业化环境的偏爱。作者分析了“荒野”中的文化印记,指出土著人也是入侵者,也使用技术操控和改造自然(例如北美洲的大草原的形成与土著用火有很大关系)。进一步讲,所有人类活动都会改变从未静止过的自然,稳定的、自我调节的自然或许只是一个假想和理论。作者还提出不能把一切环境变化都看作退化,而要看到“转型”。观点变化的一个很大因素在于着眼的时间跨度不同,将环境问题放在更长的时间框架中来看,就容易理解“自然的重建与再稳定”。


三、多方面的联系。

历史上短视的农垦做法导致了尘暴,而过度抽取地下水又造成新一轮的农业危机……人类为何经常重复类似的错误,需要从思想上和制度上深刻寻找根源。联系的观点是正确看待环境问题的一个关键。农业中的单一种植就是因无视自然界的联系而造成许多恶果。在管理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时候,也不能只把它们视为一些孤立的世外桃源,看不到了许多日常行为对自然的影响。本书在展现各种环境因素间复杂关系的同时,也注意描述国家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认为环境主义的产生与欧洲大陆传统和殖民经历有关系,例如林业的跨国兴起是一个由观念、专业知识、刊物和培训机构等形成的交流网络。从单一造林到发展多用途林业和小规模分散农林业,从灭杀害兽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对自然界复杂机制的认识渐渐深化,但仍需反思和警醒,也许随着万物联系的认识进一步展开,我们会发现,困扰人类发展的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都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找到症结所在。
 
本书主要围绕农业和荒野环境展开论述,令人意犹未尽的是没怎么涉及对城市环境和工业污染史的分析。两位作者有着不同的研究背景,若是文中能更多展示思想的碰撞和辩论,也许能让读者对大陆差异和多元文化思维的感受更加深刻。不过,薄薄的一册书中浓缩了两个国家丰富的环境体验,涉及许多研究要点和新观念、新趋势,并附有补充阅读书目,足以成为有益的环境史入门教材。
 
环境史研究充满挑战性,因为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要求打破许多原有的学科框架和思想观念,并像本书作者所说需要有开放的研究方向。随着世界环境史研究日趋多元化,中国学者也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并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如首先要将环境史视为一种整体的通识的观念,将人与自然互动理念内化为一种情感,在风格上要将诗与思融合等等。环境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加深人们与大地的联系,这不只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每一个人,所以环境史也需要在方法上更多创新,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把环境史与公共史结合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本书的译者包茂宏先生在介绍各国环境史成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希望中国学者要有广阔的视野,摆脱西方的话语霸权,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史研究道路。在此谨向包先生及这一领域的开拓者们致敬,希望本书能激发读者朋友深入思考环境问题的兴趣。

(转载于中国生态环境史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