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蒙古高原环境史研究学术研讨会Ⅱ在乌兰浩特举

发文时间:2017-07-10

蒙古高原环境史研究学术研讨会Ⅱ在乌兰浩特举行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和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学中心联合主办,由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所承办的“蒙古高原环境史研究学术研讨会Ⅱ”于2017年7月1日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举行,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共3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蒙古高原环境史研究学术研讨会Ⅱ”的主题是20世纪蒙古高原牧环境变迁,也是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专家学者承担实施的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0世纪内蒙古半农半牧环境史研究”(2015-2018)课题的主要关注点。

为了更好发挥历史文献,尤其是民族文字文献对于环境史研究中的重要资料依据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名义与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学中心联合主办了基于民族文字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的本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主旨报告有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的《作为环境的经验与作为经验的环境:过程环境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曹道巴特尔研究员的《社会历史环境与蒙古语言文化变迁》、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所阿拉腾嘎日嘎教授的《20世纪蒙古高原牧环境史学若干思考:历史人类学视角》。

研讨会上宣读的主要论文有内蒙古农业大学苏罕·格日勒图教授的《牧区基层生产组织现状报告》、大连民族大学黑龙教授的《科尔沁地名文化考述:以索岳尔济山为例》、赤峰学院宝音楚古拉教授的《察哈尔部历史文化研究最近进展:基于浩陈察罕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木仕华研究员的《蒙古高原周圈黑水名义考》、留学蒙古国国立大学的博士生超太夫的《七鄂托克科尔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以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电视台图布新吉日嘎拉的《郭尔罗斯地名文化考述》等,内容涉及环境史研究理论国际前沿问题;蒙古高原游牧文化、民族交往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问题;蒙古高原历史上的部落名称、姓氏人名、动植物名称、山岳及河流地理名称的文化内涵及其变迁问题;牧区牧民合作社等社会生产组织现状及其面临问题等诸方面。

研讨会上,由沈阳师范大学杨艳蕾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木仕华研究员、《兴安盟日报》主编瓦·哈斯编审等专家学者就主要论文进行重点点评。杨艳蕾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主体明确,重点突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环境主体,立足可靠的文献资料和扎实的田野调查,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蒙古族地区的诸多历史和现状问题。

研讨会最后由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和内蒙古农业大学苏罕·格日勒图教授进行大会总结。纳日碧力戈教授指出:希望大家及时掌握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前沿最新动态,在理论和方法上能够做到最基本的客观资料和最高端的创新理论相结合,真正做到为国家、为民族地区、为老百姓的现实需要服务。苏罕·格日勒图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讨论会的成就,同时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加注重抢救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探索出立足于本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客观规律的,使牧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能够走出发展瓶颈的新的发展道路,为各级政府献计献策。



特别说明:新闻信息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网页链接:

http://ex.cssn.cn/mzx/mzxtpxw/201707/t20170720_35854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