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第二届“世界环境史研究前沿”研究生精品课程班在北京大学举行

发文时间:2016-07-09

第二届“世界环境史研究前沿”研究生精品课程班在北京大学举行


为了推动我国世界史学科发展,提升世界环境史研究人才的培养水平,由“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立项,康德基金会全额赞助,北京大学世界环境史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历史系主办的第二届“世界环境史前沿”研究生精品课程班于2016年6月27日-7月4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课程班延续了去年的风格,邀请来自国内外的8位名师主讲16个专题,招收来自海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80多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学员参加学习和讨论。课程班的总负责人由北京大学世界环境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包茂红教授担任。

第一天的讲座由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海洋环境史学家Poul Holm主讲。Holm教授是海洋环境史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曾任欧洲环境史学会主席和丹麦罗斯基勒大学校长。在上午的讲座(题目是“海洋与人类世:科学的历史学转向”)中,Holm教授认为任何科学的海洋管理都需要准确的历史基线,人类可以从历史上的干鱼记录、修道院渔获记录、贝丘、鱼骨、航海日志和照片等资料来认识海洋的过去。在下午的讲座(题目是“1400-1700年的北大西洋渔业”)中,Holm教授介绍了他领导的跨国、跨学科的研究项目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情况、研究方法以及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海洋环境史研究的魅力和广阔前景。Holm教授“现身说法”,不仅让学员们领略了海洋环境史研究的最前沿知识,而且以精妙组合的研究方法给学员带来了强烈冲击。

28日的讲座由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José-Augusto Pádua教授主讲。Pádua教授是著名的巴西史和环境史专家。上午,他以“拉丁美洲环境史的新视角”为题,讲述了拉美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史及其研究状况。下午,Pádua教授以“亚马逊森林的过去和未来”为题,分析了亚马逊森林减少的历史及其原因,揭示了导致亚马逊森林的未来处于不确定状态的认识和经济原因。从Pádua教授的讲座中,学员们不但学习了过去不太熟悉的拉美环境史,还了解了拉美学者对自己环境史的认识,更认识到亚马逊森林与人类和地球命运的密切关系。

第三位主讲人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气候谈判专家组成员张海滨。29日上午,张教授以“环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为题,分析了为什么国际环境治理赶不上国际环境恶化的问题,认为其根源在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不平等性。30日下午,张教授以“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看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为题,利用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政策。张教授的讲座提醒历史学者要关注现实,把环境史研究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结合起来。

第四位主讲人是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河野泰之教授。在29日下午,河野教授讲授“东南亚的农业发展”,分析了从生计农业向工业化农业的转变以及传统技术的边缘化,指出东南亚农业的未来可能在于形成普世科技和地方性知识、面向国际市场的经济和地方生计经济、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混杂(hybrid)。30日上午,河野教授的讲题为“农村生计变化的长时间尺度村落研究”。他把京都大学三代学者连续研究了60多年的泰国东北部的Don Daeng村的生产和生计变化与从2007年开始的“全球性区域研究”新范式相结合,展示了日本东南亚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特点和新趋势。从河野教授的讲座中,学员们认识到了田野调查和整体性村落研究在环境史研究中的重要性,体会到了从外部观察者转变为内部观察者的重要性。

7月1日的讲座由英国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罗德斯种族关系讲席教授、非洲环境史研究的领军人物William Beinart主讲。上午,Beinart教授以仙人掌和金合欢树移植南非为例,从“大规模视角分析非洲史和环境史”,认为完全从生物入侵的视角来观察会导致非理性的反对外来植物的政策。下午,Beinart教授以1947-1962年好莱坞拍摄的关于非洲的电影为素材,分析了白人主角逐渐弱化和非洲景观真实化之间的张力,反映了处于过渡时期的非洲与白人之间在种族和环境方面此消彼长的关系。Beinart教授的研究富有开拓精神,把个案研究和理论概括完美结合的方法体现了一位史学大家的深厚功力。

7月2日的讲座由清华大学历史系的梅雪芹教授主讲。梅教授上午的讲座梳理了中国环境史研究从 “有研究无概念”到“有概念无学科”再到“立学科”的历程,指出环境史为史学发展贡献了新知识和新观念。下午的讲座描绘了反映异域他乡生态文化的语言如何被英语借用并保存下来的故事,指出它的实质是表征了全球生态-文化重组。梅教授的讲座通过考察词与物的关系,让学员们加深了对殖民语境下环境文化混杂现象的认识。

7月3日的讲座由“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周力平主讲。周教授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反映出他把多学科知识融于一炉和娴熟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能力。他用幽默的语言为学员们深入浅出地展示了“长时间尺度历史视角下的环境档案”,让学员们感受到了用高技术从海洋、湖泊沉积物、黄土以及冰芯中提取的气候变化信息与环境史研究结合的巨大可能性和潜力。周教授的讲座扩大了历史学者关注的时间跨度,似乎窥到了历史学自然科学化的广阔前景。

最后一天由北京大学历史系包茂红教授主讲。在上午题为“环境史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义”的讲座中,包教授重点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环境史研究兴起的独特动力机制,解构了殖民时代以来的、作为发展前提条件的“退化叙述”和发展主义话语,论述了走向多元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必要性。在下午的讲座中,包教授为学员讲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世界土壤环境史。通过对菲律宾、中国和南非土壤环境史的比较研究,他认为,人类与土壤的关系史是在侵蚀和保护的矛盾运动中前行的,作为复合有机体的土壤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土壤利用方式与社会制度的结合产生不同的土壤环境史。包教授的研究既切近国际环境史研究的前沿,又具有中国学者的问题意识,对学员们继续深入学习环境史颇具启发性。

综观8位教授的讲座,都兼具对相关领域学术史的批评性回顾和自己正在做的个案研究两个方面。对学员来说,这样的讲座不但有助于开阔学术视野、了解最新学术动态,而且有助于培养提出问题、寻找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8天的密集学习和头脑风暴,学员们都受到强烈的冲击,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本届课程班的发起者、组织者和资金筹集者包茂红教授的预期目标。



(特别说明:新闻内容转载自人民论坛网>学术前沿>学界热点,网页链接:

http://www.rmlt.com.cn/2016/0708/4323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