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生参加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暨“历史智慧与中国灾害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发文时间:2024-01-15

8月18—19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暨“历史智慧与中国灾害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同大学桑干河流域文化研究所、山西大同大学人文社科部、山西省历史学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与公共安全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地震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北京科联广拓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等56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07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提交参会论文81篇。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琼教授与博士生杨俊涛等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在第一场会议主题报告中,周琼教授提出了少数民族灾害记忆的发掘、书写及研究对于少数民族灾害文化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及研究、少数民族灾害应对的地方性经验的发掘及现当代适应与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在第四组“灾害与区域社会变迁”分论坛,杨俊涛通过ArcGIS对传统文献进行绘制、数据分析,讨论了北宋灾害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

18日上午8时30分,灾害年会开幕式在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院长李珍梅教授的主持下准时开始。山西大同大学副校长张旻教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唐豹,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大学副校长郝平教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夏明方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赵晓华教授作年度总结报告。



图片



张旻教授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山西大同大学祝贺第二十届灾害史年会顺利召开。他指出灾害史年会热度逐年提高,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表明汲取历史经验推动中国灾害治理现代化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因此,通过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这一平台集思广益、进行灾害史研究,发掘各地区应对灾害的措施和经验,在学术上有助于扩展灾害史研究范围,在现实上对当前防灾减灾抗灾有十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次年会专家学者来源地域分布广、所属专业门类多、年龄跨度大,赋予了灾害史研究更广博的视角和更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

唐豹秘书长在致辞中表达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对本次年会的支持,并肯定了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的突出成就。他指出新时代我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需要从历史的深处汲取智慧,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是国内外多学科灾害史研究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学术平台,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为国家防灾减灾建设出谋划策,并为全世界应对灾害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他希望灾害史专业委员会把历史研究与当前国家的防灾事业结合在一起,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思想精神,不断优化工作机制,为中国灾害治理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郝平教授指出在当前人类面临严峻生态与社会危机、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加强灾害史研究,对当代社会应对灾害和危机具有重要的经验借鉴和历史启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本次年会的主题“历史智慧与中国灾害治理现代化”可谓正逢其时,既可以充分凝聚学界智慧,有力推动灾害史研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也能为灾害史研究更好地回答“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带来新的启迪。

夏明方教授认为当前灾害史研究已取得巨大成就,成为研究历史与现实的重要视角,但也存在不足,未来发展任重道远。他强调当前需要立足百年巨变的新时代,按照党和国家新发展的需求推进灾害史研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实现“第二个结合”。关于灾害史研究的未来发展,他在李文海先生五个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时代化”“一体化”“生态化”“全球化”“语境化”“学科化”“组织化”“普及化”“人本化”等发展路径和方向。

最后,赵晓华教授就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一年的工作与成就进行了总结报告,指出一年来灾害史专业委员会成果丰硕。学术研究方面,出版学术著作、译著及论文集共5部,发表论文约80篇。社会服务方面,举办了“灾害与历史”第七届高级研修班、京津冀“23.7”极端暴雨洪涝灾害对策座谈会;专委会理事高建国、吕娟应媒体邀约为当下的灾害问题建言献策。会员发展方面,专委会理事人数发展到125人。参与协会工作方面,在协会工作总结会上积极交流发言、召开常务理事会进行问题自查与整改、筹备换届工作等。信息交流方面,继续编发《中国灾害史研究简讯》,目前已推出至251期。经费方面,本年度举办活动得到兄弟院校共37万元左右的经费支持。总之,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学者们的共同支持下,本年度专委会的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本次年会设置了两场主题报告,邀请14位灾害史、社会史、环境史、水利史、地理学领域的专家发表了精彩报告。第一场主题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方修琦教授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历史灾害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海亮观察和思考了20世纪末叶典型的“南涝北旱”灾害性旱涝变动状态,进而认识正在发生的灾害气候变化。陕西师范大学卜风贤教授通过考察数千年灾荒史,总结了灾害史研究的困境,认为灾害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科技,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水平和完善防灾抗灾措施,大力推行科技减灾的国家战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张伟兵回顾了百年中国水旱灾害史研究的现状,认为“学”与“术”的密切结合是灾害史研究获得突破的必由之路,也是水利史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必由之路。中央民族大学周琼教授提出少数民族灾害记忆的发掘、书写及研究对于少数民族灾害文化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及研究、少数民族灾害应对的地方性经验的发掘及现当代适应与转型意义重大。赵晓华教授探析了军队的防疫活动,并总结了疫情防控中所反映的军阀政治的特点。中国海洋大学蔡勤禹教授对生产救灾的政策要求和生产救灾政策实施的保障条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生产救灾政策的实施不仅为战胜灾荒发挥了作用,也为新中国政权的稳固做出贡献。

第二场主题报告中,中国地震局高建国研究员阐释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性,并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绘制图表展示了历史时期浙江台风死亡人数分布及死亡周期性。忻州市防震减灾中心的李文元研究员介绍了定襄—忻州7¼级地震活动断裂带遗址遗迹基本情况、研学科普基地项目规划与推进情况以及项目四大优势。陕西师范大学王社教教授阐述了历史时期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荒漠化的概况、形成原因、危害以及民间和官方对荒漠化的应对。复旦大学安介生教授提出绥远地区可以作为民国时期北方地区赈灾活动的一个典型,通过有效的赈灾救助方式与措施,灾荒造成的人口损失大为减少。杨学新教授论述了淀的概念、数量与分布,淀的形成、功能与特征,提出明清时期海河流域洼淀的治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成为影响流域水环境变迁主要因素。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吕娟阐述了台风“杜苏芮”影响下海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概况与应对措施。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亚教授对昌源河流域进行了长时段的研究,从整体上分析了明清以来人地关系的互动过程。


图片



会议按照以往惯例设置了分场报告和青年学者分论坛,共八场报告。分场报告有四组,围绕“历史与现实中的灾害治理技术”“灾害治理的中国经验”“中国历代应灾体制的演变及其实践”“灾害与区域社会变迁”等议题展开。

第一组“历史与现实中的灾害治理技术”议题中,山西大同大学助教梁啸以左云县威鲁大队渡槽工程为例,总结了区域渡槽的工程管理、营造工艺、工序工期与建筑装饰,阐述了人民公社自办渡槽的文化遗产价值与红色建筑营造文化的时代特征。北京科联广拓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学良介绍了利用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尤其是极微震技术,在文物古迹保护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并指出这是国内首次监测古迹文物背景安全状况的成功案例。宁夏大学张园园副教授将“气候史”的视角引入到医疗史尤其是医学知识史研究中,在人文与自然协同演进关系基础上对医学进行考察,开展“医学气候史”研究。

第二组报告议题为“灾害治理的中国经验”,南开大学副教授贾国静从道光十二年陈端盗决案切入探析清代黄河下游的水利问题,从而揭示国家防洪工程延伸水利并形成网络的特点。扬州博物馆馆员汪杏莉通过两淮盐商参与淮扬地区水患治理活动并获得议叙以及出仕的机会,进而分析了清代官方在地方治理中对新方式的探索。河南中医药大学谭备战教授对河南省在1927—1937年内灾害发生的情况、原因以及政府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灾荒对河南各项事业的阻滞以及河南省政府对救灾和防灾所作的积极努力。山东师范大学张晓波讲师对百年前在济南举行的庆祝宫家坝落成大会暨山东黄河安澜大会的背景与工作筹备、庆祝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双会的特点。

第三组有6位学者围绕“中国历代应灾体制的演变及其实践”进行报告,陕西师范大学程森教授探讨了陕甘宁边区将地方性耕作经验与科学理论知识相结合所推动的水土保持工作。山西大学郝平教授和魏春羊讲师通过探讨明清时期该县城的水灾状况与致灾原因、护城河堤的历次修筑及其资金来源,来审视传统时期中小城市水灾防治的复杂历程与成功经验。江苏海洋大学副教授毛睿通过分析康乾时期下河地区孙兰、乔莱、朱泽沄、刘台斗等人的治水思想,探究他们水利思想的共性及其背后的原因。云南大学助理研究员聂选华聚焦中缅边境的德宏地区,探讨了疟疾防治中民间经验、国家科学防治与跨境协同防治三者结合所建构的协同机制,并尝试提出了“卫生边疆”的概念。新疆师范大学阿利亚·艾尼瓦尔教授通过分析晚清官员发动绅商赈捐,支援外省赈灾的实践,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面相。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王娟和北京化工大学助教孔维昊考察了新中国初期以清华大学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对于新生政权的价值再造和政治认同,思考和总结了灾害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智慧与中国经验。

第四组“灾害与区域社会变迁”议题中,共有6项报告,涉及灾荒时空分布、区域水环境的变迁及其影响、方志的灾害书写和灾民的度荒生活等领域。扬州大学讲师高兴对明代陕西饥荒的时空分布及其历史气候的动态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安徽省蚌埠市淮河文化研究会王大庆研究员阐述了黄河故道及水库群地理方位、现状与分布走向,分析了黄河故道水环境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赵丹从明清江西方志入手,统计记述了灾害的方志数量、种类,分析了方志记述灾害的篇目、内容、格式和价值。淮阴师范学院副教授王聪明以阜宁设县为主要论题,考察了苏北环境变动、滩荡开发与海防建设对政区设置的影响。菏泽学院董传岭教授对晚清山东灾害中的灾民生活进行了全景式考察,分析了灾害对山东乡村的巨大破坏与深远影响。郑州师范学院讲师郑伟斌深入探讨了1841年开封水灾中的灾民生活实态,分析了灾民的谋生策略、心态以及灾后创伤问题。



图片



灾害年会从第十一届开始为硕士、博士研究生设置了青年学者论坛。本次青年学者论坛设置了四个分会场,共有38位学者参与,涉及“灾害认知与灾害研究”“历史上的灾害治理经验”“重大历史灾害事件与社会应对”“灾害与区域社会变迁”等议题。

第一组讨论主题为“灾害认识与灾害研究”,福建师范大学黄姗以政治制度为视角,探讨了汉唐时期灾害认知与减灾思想的变迁,以及灾异的政治文化模式。吉林师范大学秦文欣分析了明代山东黄河流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文化史,论述了移民的积极作用。山东师范大学王承红从灾害史视角探讨了明清时期灾害发生与商业发展和赈商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人的捐赈在灾害中扮演的角色。山西大学刁俊玉系统探讨了清前中期官员捐赈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官员捐赈的银钱数额、捐赈官员类型、捐赈频次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勾勒出完整的官员赈灾过程。陕西师范大学唐宝权从清代边疆环境与灾害的关系探究清代边疆灾荒治理及其与边疆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关系,并提出清代边疆灾害史研究新空间。太原师范学院王怡然探讨了李鸿章救灾事件的完整过程,并且深入探析李鸿章激励救灾理念。宁夏大学薛宏对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山东黄河两岸的河防工程修筑、工程图绘制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对丁宝桢的黄河治理经验进行了总结。中国人民大学朴志彗探讨了近年来韩国学术界关于近世东亚海域漂流民的漂流记录、漂流路线、海乱救助、漂流民身份等问题的研究成果,探究了漂流民问题所蕴含的社会文化,进一步提出海洋灾害史漂流民问题研究路径。中国政法大学辛静阐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救灾法规的体系构成,对民国以来出版的法规汇编、赈灾资料、民国时期报刊等所含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相关研究路径。山西大学李阳汇总并分析了1949—2022年中国旱灾在历史、新闻、经济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二组讨论主题为“历史上的灾害治理经验”,吉林师范大学郝运分别从藩王在灾异中参与赈济的方式、原因以及赈济特点和趋势方面论述了明代灾异治理中的藩王所起到的作用。江西师范大学许典雅分别从灾前预防、灾中救济、灾后恢复三个方面论述清代江西地区灾害的应对机制,突出江西救灾、治灾特色。山东师范大学杜德峰以青岛慈善义演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了近代青岛地区义演活动的开展情况。中国政法大学赵康康分析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义赈奖励法规的主要内容、演变过程,并从军阀政治视角出发探讨了其嬗变的缘由。中国政法大学肖玥考察了中央苏区土地法规中的防灾、减灾内容,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革命根据地的民生保障、法制建设过程,并对土地法规中的灾害防治要素联系进行了深入透视。山东师范大学窦皓宇从山东省政府对灾民的异地教育着手,分析了在自然灾害面前,政府的民众安抚能力和政局稳定能力。山西大学梁晟熙从救灾贷款的政策与运行机制、类型、成绩、存在问题展开,对中国共产党发放救灾贷款背后的深刻意涵进行了剖析。山西大学刘鹏分析了灾害救治背景下华北根据地英模运动,考察了英模群体的选拔过程以及宣传成效等。

第三组讨论主题为“重大历史灾害事件与社会应对”,安徽师范大学白晓纬探讨了气候多变、战争频发等多方面因素对4到6世纪畜疫多发造成的影响,并对蓄疫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宁夏大学乔雅采用事件史的研究方法,以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 7 幅丰汛六堡漫工图为对象,考订了丰北大工地图各幅的具体绘制时间,并还原了其绘制过程。宁夏大学王亚楠考证了台北故宫博物馆藏的8幅与河南省仪封有关的漫工图的绘制背景、绘制时间和绘制者,从而考察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叙事关联,进而推动以地图为载体的叙事研究。聊城大学田昭煜等结合奏折、上谕等资料,深入分析了铜瓦厢决口发生的原因及其社会影响。湖南师范大学李朝玺对1906年旧金山地震概况以及华侨震后处境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探讨了国内针对旧金山华侨开展的募捐活动发起过程与原因。山东师范大学韩新媛通过对中国红十字会在此次旱灾救济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梳理,采取对比研究的方法,重新评价红十字会的救灾效果。山东师范大学贾梦晔通过考察1920 年北五省旱灾中的灾情调查,探究了官民合作以及灾情信息传播在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宁夏大学高科研以1925年李升屯、黄花寺决口及其应对为例,在对北洋政府时期黄河治理的参与方、经费情况、治理结果等梳理的基础上,探察了社会动荡时期的黄河治理情况。湖南师范大学任蜜以灾荒救济为研究视角,分析了1927—1932年陕西旱灾的灾情、社会影响。

第四组讨论主题为“灾害与区域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杨俊涛通过ArcGIS对传统文献进行绘制、数据分析,讨论了北宋灾害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山西大学齐慧君结合官方文献和民间文献,通过对兵燹之际民众经历、村落经历以及社会恢复等多方面的探查,探讨了兵燹之乱对乡村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山西大学袁欣茹利用官方档案、报刊、方志、碑刻、日记文集等资料,对清代前中期华北灾害的季节性特征,即年度内不同季节(月份)的灾害发生特征进行了探析。宁夏大学张盼盼对有清一代宁夏地区的干旱、洪涝、霜雪、冰雹和风沙等 5 类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等级量化处理,借助 Matlab、SPSS、ArcGIS 等数理工具,进一步分析了其频率变化、时空分异、灾害系统内部的相关性。山西大学刘彦辰挖掘了清廷在迭遭灾歉、内忧外患背景下,对陵区生态治理问题的偏向与困境。宁夏大学赵紫旭从社会史和政治史的角度入手,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定量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光绪年间河患防治进行了综合性地分析与探究。陕西师范大学郭艺澍等利用ArcGIS对降水频率、空间分布、气候变化等进行了多方面统计,发现了疫灾与气候之间的相关性。湖南师范大学胡水玉等在概述民国时期两广灾害救济概貌的基础上,通过计量分析,着重从区域比较视角出发,更全面地考察了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的灾害救济历史。华中师范大学刘燕涛通过对比晋察冀边区政府和国民党的赈灾举措分析发现,国民党的赈灾理念、赈灾力量与赈灾模式与晋察冀边区政府的赈灾措施有本质区别,边区政府的赈灾成效与战时环境复杂、边区政府经验不足有较大的关系。



图片



总体而言,这八组分会场报告,汇报精彩、主题多元、方法多样、资料丰富,体现了灾害史研究力量的不断壮大、研究质量的不断精进、研究方法的跨学科发展。报告内容立足历史,关怀现实,凸显了灾害史研究经世致用、服务社会的特质。每场报告中评议人点评精辟、意见中肯,充分发挥了灾害史年会这一平台促进学者共同探讨、学习、进步的优势。

为了展现优秀青年学者的风采,鼓励更多的灾害史年轻学者继往开来、锐意创新,本次会议创设了青年主题报告。6位青年学者就灾害治理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国家财政与蠲赈制度、救荒制度的建立与运行、自然灾害对粮价的影响、赈灾与筹款、疫病防控与帝国形象构建等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山西大学韩祥教授围绕历史时期中国灾害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复杂互动关系,重点梳理了历代荒政的市场化救荒思想与实践,以及灾害中不同市场类型的转换与发展趋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李光伟副教授对清代的灾害治理与财政建设进行了探讨,考察了清代蠲赈制度的演变,评估了清代国家财政实力变化与蠲赈成效,分析了清代赋税征缴领域的制度建设,并总结了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刘少航借鉴“大荒政”的视角,介绍了八旗的救荒策略与鼎革之后明代国家荒政瓦解局面的持续状态,以及清廷着力重建荒政的动机,并从灾荒蠲免、赈灾钱粮、禳灾修省等方面论述了顺治朝具体救荒制度的建设状况。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王烨将道光至宣统时期湖北地区的自然灾害依据灾害严重程度分成5个等级,从回归模型分析了价格和灾害的关系。山东大学硕士生郑源一梳理了光绪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897—1898年),徐州、淮安、海州水灾的赈款来源和结构,阐述了苏北赈款筹集问题上官赈和义赈之间的博弈状态,以及江苏官方如何通过彩票余利确立官赈专款。山西大学博士生董虹廷以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档案为中心,分析了英国在威海卫的卫生防疫状况以及阐释方式,进一步窥探了殖民者对帝国形象的构建、疫病防控的特点与实质。


图片



19日上午11时30分,大会闭幕式在赵晓华教授的主持下开始。会议代表毛睿、李光伟、贾国静、韩祥、聂选华、高兴、张晓波、梁啸等八位学者分别从本小组论文的选题、书写规范、材料分析、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总结汇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高建国研究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安介生教授做总结发言。高建国研究员在发言伊始对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交流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青年学者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他提出要以灾害为师,从灾害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指出未来灾害史研究要继续强化问题意识、加深灾害认识、深化专题研究、编写灾害史科普书籍。安介生教授强调了灾害史研究的优势,并以此入手提出对未来研究的期冀。首先,他提出灾害史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是最具人文关怀、重视“经世致用”的群体,学者们要肩负社会责任,对现实问题做出回答。其次,他指出灾害史研究的学者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因此在研究中要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真正实现灾害史的跨学科交叉研究。第三,他认为灾害史研究不仅是非常好的研究领域,更是一种方法、一种世界观。研究者应充分利用浩瀚史料、尖端技术、良好视角解释灾害史。随后,年会主办方代表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历史系系主任朱丽老师发表致谢词。王社教教授作为下届主办方代表介绍了举办地西安以及陕西师范大学的整体情况,并热情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届时积极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历时两天,最终圆满落幕。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