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博士生袁晓仙参加云南大学第十届(2018年)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生田野调查暑期学校
2018年7月24日至8月3日,由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研究生院、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云南大学第十届(2018年)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生田野调查暑期学校如期举办。本届暑期学校的研习主题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生态、文化与发展”,旨在培养一批熟悉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具有从事民族生态学和环境人类学研究基础的人才。经过组委会严格筛选,我所2016级博士研究生袁晓仙同学通过考核,并全程参加课程学习和田野考察,按时提交结业报告。
图1 云南大学第十届(2018年)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生田野调查暑期学校师生合影
暑期学校遵照以往的传统,分田野调研课堂培训和实地田野调研两个阶段。7月24日至26日的课堂培训,主办方和承办方邀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朱阿兴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周丽大学安东尼·布奇泰利教授、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和安特卫普大学彭静莲教授、西南大学田迁教授、吉首大学杨庭硕教授、罗康隆教授、贵州大学全京秀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李永祥研究员、云南大学尹绍亭教授和何俊教授等国内外长期从事生态环境与民族社会文化研究的10位著名专家对学员进行理论和方法培训,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切入澜湄流域的生态、文化和发展现状,为学员深入了解澜湄流域提供了咨询和指导。
授课期间,组委会还开设《众神之河》澜湄影视人类学论坛及工作坊,来自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导演齐聚昆明,与云南大学的导演们进行了影片分享和经验交流。论坛播放了十三部源自不同国家的人类学影视作品(缅甸五部,老挝两部,中国三部,泰国两部,柬埔寨一部),不同题材和不同视角的纪实影片。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何明教授在开幕式上指出,在国家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时,我们也应该将澜湄影影视人类学论坛发展成为命运共同体的新形式,用影视影像的方式,去了解我们周边的国家。他认为,在未来,我们要更加关注我们的邻国,而不是将目光全部聚焦于西方国家。
图2 《众神之河》澜湄影视人类学论坛暨工作坊宣传海报
2018年7月27日至8月2日,全体暑期班成员分6个小组,分别前往澜沧江流域不同河段和地区的5个民族聚居村落开展为期一周的田野调研工作。根据地理空间自北向南,此次田野调研的村落分别是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下麦庄村、大理州巍山县南诏镇新村、普洱市孟连县南垒河附近的芒信镇拉嘎村、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镇曼短村、西双版纳勐腊县曼腊傣村、景洪市允景街道办事处曼戈龙村委会江头曼咪村的各村小组。
袁晓仙同学所在小组的调研点是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下麦庄,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袁晓仙与小组成员从生态史的视角出发,通过口述访谈、会议座谈和实地走访等形式,系统梳理了下麦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大事件,藉此从中了解下麦庄生态资源变迁的状况,以进一步探讨下麦庄村民的资源利用方式、生计模式的转变原因、过程和影响。调查期间,袁晓仙与小组成员一起走访下麦庄附近的澜沧江干流及各支流,对该流域河网分布、河流资源状况、水利工程建设及水库移民等情况做了深入的考察。调研组认为,下麦庄作为一个典型的流域型高原山地村落,其生计资源主要是“靠山吃山”,但河谷地区水田面积的消失、河堤采砂、人工养殖虹鳟鱼、水电站建设以及河谷紫茎泽兰等人类开发活动和植物入侵现象,充分表明该地区人与河流的关系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图3 袁晓仙同学所在调研组与瓦窑镇下麦庄村委会工作人员合影
图4 袁晓仙同学所在调研组在澜沧江干流(保山市瓦窑镇与大理州云龙县交界段)考察